霍啟山|全面通關為港注「強心針」 冀各界同心說好香港故事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時隔三年,香港與內地終於恢復全面通關,預料將會增加兩地人員往來、經貿往來、民間文化交流,勢必帶動旅遊、零售及餐飲等多個行業走出冰河時期,為本港經濟復蘇如打下「強心針」,消息令人振奮。在通關黃金機遇當前,港府更應打鐵趁熱,為香港未來發展制定長遠計劃,做好配套;各界亦應把握時機,做足準備,最重要是齊心對外推廣香港,說好香港故事。

來稿作者:霍啟山

自2020年爆發疫情以來,香港內外交困,各行各業都受到實質影響,令本港經濟一度走入「寒冬期」。根據資料,2022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全年收縮3.5%,而商品整體出口及進口貨值,亦較2021年分別下跌8.6%及7.2%。但自今年年初香港跟隨內地逐步放寛通關,多間經濟機構對本港今年的GDP增長預測調高至最高5%,可見通關對香港經濟極之重要。

定內外策略提升質素 展現香港獨特魅力

然而,隨着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料會迎來更多市場機遇,只是提振經濟的第一步。若論長遠發展,香港還需進一步增強競爭力,無論對內抑或對外,特區政府都必須針對性制訂計劃,扶助香港各個行業做到提升質素,展現獨特優勢。

首先對內方面,通關後有利帶動更多大型貿易展覽及國際盛事回流在香港舉辦,刺激海外和內地旅客來港旅遊消費,故振興香港的旅遊業是重點所在,還可連帶推動本地的餐飲、零售、酒店及運輸等相關行業。不過,當務之急是需要招聘足夠人手,全面恢復香港的接待能力,更要提升服務質素,讓旅客感受到較疫情前更優質、更加賓至如歸的服務體驗,展現香港熱情好客的國際大都會形象。

尋商機兼說好香港故事

對外方面,以筆者所知,不少商會已復辦考察團、交流團,不同之處是以往主要了解其他地方的發展優勢,探討商機,但今後各界都有講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的使命。其實我們出訪外地,不僅了解別人的優點,還要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獨特優勢,加強對外推廣香港,為香港爭取更多新的機遇,帶動本港經濟全面復蘇同樣重要。

筆者也有不少業務在廣州南沙,在全面通關首日(即2月6日),便隨團參與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帶領的考察團前往南沙,在兩日內馬不停蹄走訪不同地點,了解南沙在醫療、物流、金融、教育及青年工作等方面的最新發展。筆者希望同團團友能夠發掘箇中商機,同時將香港的最新發展方向、以及積極推動疫後經濟發展的消息,帶給南沙商界,期望推動南沙與香港更緊密的對接和合作。

香港既然已揮別疫情陰霾,應該抓緊時機與內地緊密合作,積極彌補過去三年失去的寶貴時光,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以助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並向全世界展現香港的新魅力、新發展、新機遇。

作者霍啟山是廣東省政協常委、香港總商會理事。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