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如何助港青放下思想「長衫」投身大灣區建設?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特區政府在2021年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獲得廣泛好評,在今年更宣布將計劃恆常化,鼓勵更多企業提供職位,支持香港的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促進他們的事業發展及大灣區內的人才交流。日前,新一期「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招聘博覽會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吸引20多間來自不同行業的機構參加,提供超過400個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職位空缺,資助參與計劃的企業需以每月不少於1.8萬元的薪金聘用香港青年,招聘氣氛依舊火熱。

來稿作者:李湃豐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不少香港青年已意識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發展潛力,並認為對個人事業發展將有正面影響,由於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特點,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融合既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一部分香港青年基於生活、文化及政治原因,可能對走進大灣區發展事業持審慎態度。

筆者認為,目前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發展事業主要面對三方面挑戰,包括缺乏內地人脈網路和工作經驗、內地人才競爭激烈、缺乏對內地相關制度的認識,部分人甚至對北上發展存在誤解,局限了個人發展空間。如果要讓大灣區成為香港青年發展事業的選擇,及早增加他們對大灣區發展的認識,並作好職涯規劃是必不可少的。

香港青年英語強 國際視野可助內地企業

現時大灣區對香港人才有特別需求的行業主要包括專業服務業、金融業、科技創新、綠色產業、文化創意,以及新興行業等。香港青年的優勢在於英語能力相對較強,能夠適時學習新技能和新知識,應對各種轉變及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適應職場發展,兼具國際視野,幫助內地企業提升效益,甚至走向國際市場。

不過,隨著國家急速發展,內地青年有更多機會接觸世界並擴闊視野,香港青年的優勢與內地青年逐漸拉近。香港青年能否把握在大灣區以至全球各地的發展機遇,提升個人競爭力,迎接新挑戰,備受關注。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各界,都需要創造更多機遇,幫助他們認識大灣區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迎接新挑戰。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預計,今年4月至8月間會安排5萬名現屆中五學生到內地考察。(梁鵬威攝)

教育局促交流 民青局助發展

筆者有三點建議。一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要做好統籌,以軟性手法加強國民教育和法治教育,加強國家《憲法》、《基本法》和 「一國兩制」教育的關連性,讓年輕一代更全面和有系統地認識國家和香港,特別是大灣區一日千里的發展,提供更多兩地青年接觸和交流的機會,建立和培養他們穩固的國民身份認同。

二是教育局可與民政和青年事務局聯手,將大灣區的職業生涯發展概念,加入現時的中學生涯規劃教育中,推出大灣區行業考察團,讓香港青年在謀劃其事業發展時,明白到投身大灣區是他們一個可以自由考慮的可行方案,是可以豐富個人履歷及實踐事業發展空間的其中一個選擇,無論將來選擇回到香港發展或到海外發展,相關的工作經驗亦有助提升他們的職業流動性及豐富職涯發展。

三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於大灣區內地城市開設服務點,以提供一站式諮詢服務,並推出手機程式,整合生活及就業資訊,多管齊下幫助青年把握灣區發展機遇。

近日,孔乙己話題引發熱議,有不少網友自我調侃是「當代孔乙己」,學歷成為思想負擔,找工作時高不成低不就。筆者認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當代香港有志青年絕不應被困在思想和學歷「長衫」中,錯失大灣區寶貴的發展機遇,要勇於在創造性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挑戰自我,發掘自身潛力,實現人生理想,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作者李湃豐是立法會A4聯盟研究部主任、香港廣州青年總會政策委員會委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