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關注世界哮喘日 從公眾教育做起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5月2日為世界哮喘日,估計現時香港哮喘患者逾40萬人。每年平均有70至90人死於哮喘病發,其中有20至30人正值精壯之年。在哮喘總人群中,有5%至10% 為嚴重哮喘,因此值得社會關注,讓普羅大眾更了解「哮喘」,加強公眾教育尤為重要。

來稿作者:列碧琪

其實,哮喘與遺傳和環境有關連,而誘發因素十分多。要控制哮喘病情,患者要從藥物、自我管理及生活模式三方面降低發病及死亡風。險。哮喘藥物可分為即時舒緩及長期預防兩大類,大部分治療哮喘的藥物都是經吸入的途徑,使藥物直接到達肺部,讓藥物較快發揮效力。病情嚴重時,口服藥物亦可與吸入式藥物一同使用。雖然大部分患者可以透過藥物治療達至完全控制哮喘的無症狀目標,可是約有3%至10%患者屬於嚴重哮喘,即使給予最高劑量藥物仍持續出現嚴重症狀,急症發作時可危及生命,故醫生會考慮處方生物製劑予這類患者。

患者除了需要以藥物控制病情外,規範化的自我管理對改善哮喘病情相當重要,患者須明白及接受哮喘是長期病,與醫生商討長期控制病情方案及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內容包括藥物依從性、對病情變化做出正確處理、準確判斷疾病危險程度,以及藥物吸入和使用技巧。定時記錄「哮喘日記」和哮喘控制程度(ACT),均可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判斷哮喘嚴重程度。

哮喘患者除了應每天填寫「哮喘日記」,紀錄自己每日的情況之外,應定期為自己的病況進行哮喘控制指數測試,透過回答5條問題並將回答分數相加,便能計算出哮喘控制指數測試的總分,了解自己的哮喘控制程度。哮喘控制指數測試是一項簡單可靠、客觀、有系統和標準化的評估,有助患者及醫護人員客觀地參考數據和評估哮喘是否有效控制,制定適當的治療方案。患者每天早晚也應以最高流速計紀錄自己的「最高流速」,同樣有助醫護人員判斷哮喘是否控制得宜,監察對治療的反應,幫助及早發現哮喘的惡化情況。哮喘症狀多變,應密切紀錄及留意病情變化,不要忽視任何徵狀。如果出現任何哮喘嚴重徵狀,包括藥效持續時間不長或無效、說話及行走困難等應立即求醫。

做好自我管理之外,若想減少哮喘病發,患者亦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模式,包括確保正確使用吸入藥物,按照醫護人員的指示下使用;定時赴約覆診,即使情況有好轉亦不能鬆懈;避免接觸各種致敏原;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各種致敏原;出門前留意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當指數不佳時,則盡量避免外出;出門時帶備哮喘快速緩解藥物,留意天氣溫差轉變,適時添加衣物或圍巾;保持均衡營養、保持運動習慣及充足睡眠,以增強抵抗力;定期接種疫苗,避免與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觸,減少感染的機會。

總括而言,病人教育和自我哮喘管理計劃是十分重要的。除了醫護人員擔當一個重要角色外,社區或非牟利機構也可提供協助和支援,不但可減輕對醫療系統的負擔,亦可讓於病情未惡化時獲得適時的跟進。

作者列碧琪是呼吸系統科專科護士、前香港呼吸系統科護理學院主席。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