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輸入外勞應為權宜之策 長遠提升市民競爭力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西方諺語常說「一個硬幣有兩面」,其實公共政策也一樣,有利好因素與負面因素,問題是哪一方面的影響較為主要。特區政府最近宣布輸入外勞,引發社會熱烈討論,有人認為可以解決勞工短缺問題,有人卻認為會影響本地工人權益,比如拉低工資水平甚至影響本地工人就業。到底輸入外勞是利多於弊,還是反之,弊多於利?

來稿作者:楊莉珊

輸入外勞當然有其正面因素,比如及時引進勞動力,省卻培訓時間,理應拉高平均工作效率,可以成為經濟的強大住推力。更關鍵的是降低成本,外勞成本普遍比本地工人低,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業的利潤率。但問題是負面因素也同時存在,最直接就是對本地勞動力市場造成影響,減少本地工人就業機會,導致本地勞動力的流失。使用外勞容易造成本地工人技能和工作經驗的缺乏,長期來看,會影響本地勞動力的就業技能和能力。而在社會層面,外勞可能會出現社會融合的問題,有可能對治安與社會帶來影響。

+4

輸入外勞對本地勞工影響負面

如上所述,外勞雖對經濟可能帶來短期助力,但長遠也會對本地工人權益帶來肉眼可見的負面影響。因此輸入外勞不能當成長遠的經濟措施,而應該從更高層次的社會綜合治理層面來看,將其視為短期經濟舒緩措施的一種,長遠還需要從人口、教育、勞工等方面進行調整,讓本地勞動人口的整體素質跟得上經濟發展的需要。

數據顯示,本港勞動人口由2018年頂峰的368萬,減少至2022年的340多萬,低技術勞動人口減少16萬。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電台節目表示,希望適度輸入外勞以增加香港整體經濟動力,令香港經濟好,從而令大家受惠,強調不是替代香港勞工。這樣的說法是否可以說服大多數市民?

政府6月13日公布輸入勞工特別計劃。(林靄怡攝)

作為政府,除了留意數字變化,更要探索數字背後的社會現象。到底需要開放外勞的工作崗位,為什麼不能在香港找到合適而且充足的工作人力?是崗位需求太多令市場供不應求,還是待遇太低?又或者技術培訓跟不上就業市場的需求?

這次開放外勞的工作機會包括建造業、運輸業還有文員等低技術性的職位,雖然政府強調會在保障本地勞工的前提下輸入勞工,僱主亦不能引入廉價勞工。但如果有關行業的工作待遇與職業發展足夠吸引的話,為何未能讓香港的失業人口投身其中?雖知道雖然近期失業率有所下調,但失業人口仍有約11.5萬人,就業不足人口也近5萬人,如果有適當的技術培訓,短時間內就可以讓這批本地勞動力人盡其才。合理解釋的原因若非培訓環節出現問題,那只能是行業發展及收入根本不吸引。

輸入外勞不能成降低成本之舉

雖然政府一再從經濟角度試圖說服民眾支持輸入外勞,也列舉了新加坡澳門等經驗,但畢竟香港是香港,所謂「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才知道」。誠如題目所表達,輸入外勞應該當成短期調劑措施,不能當成長期經濟發展措施,否則會被僱主當成降低成本的一個選項,長遠影響本地工人權益。

社會在看待輸入勞工的問題上,也不能過於集中眼前的利益之爭,因為隨著社會復常,香港復甦及進一步發展需要更多的勞動力,而且短缺的不僅僅是基層的崗位,加上人口老化的問題已經亮起紅燈。再放眼未來,將來北部都會區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方面,屆時需要的勞動人口更為驚人,與其長期輸入外勞與到處搶人才,特區政府或許該想想如何恢復香港整體人口的活力,比如吸引年輕有競爭力的移民來港,如何吸引移民流失的香港專才重返香港,重新讓我們的人口充滿活力,未來的發展機會才不會錯過。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