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如何保持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香港各界近期熱議,在大量專業人才離開下,應如何繼續保持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和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或可參考日本東京、歐洲布魯塞爾的做法,有技巧地、靈活地吸引國際組織落戶香港,將香港打造成為亞太地區國際組織中心,以繼續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作用。

來稿作者:梁海明

無論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抑或中共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均在公開發言中表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然而,近年來在眾多因素的交叉衝擊下,隨著外資機構撤離香港,香港似乎已不再那麼「香」,臨近的印尼甚至以21億美元新股集資額,成為今年以來全球第四大IPO市場,並且是自1995年來首次超越香港市場。

那麼,已沒有那麼「香」的香港,未來該如何繼續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呢?日本東京、比利時布魯塞爾吸引國際組織的做法,或可給香港特區政府帶來一些啟示。

東京、布魯塞爾提供最優惠待遇

相比目前只有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約10個國際組織在香港開設了辦事處,日本是擁有最多的國際組織總部的亞洲國家。日本外務省數據顯示,進駐日本的政府國際組織已超過39個,非政府國際組織更高達約400個,大部分國際組織均選址在東京。而歐洲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也是國際組織總部集中之地,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都選址於此。

作為國際組織的集中之地,東京和布魯塞爾平均一兩天就召開一場國際會議和密集的政界交流活動,極大提高了兩地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東京、布魯塞爾之所以能夠大量吸引國際組織,主要採取了為國際組織進駐提供最優惠待遇,把吸引國際組織作為城市發展長期戰略,為國際組織發展提供充足的財政保障,進一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國際組織進駐,為國際組織長期僱員及家屬提供良好的醫療和教育資源等措施。

東京、布魯塞爾吸引超過10萬人

雖然上述措施需要當地政府付出不菲,但也為所在國政府在政治上帶來極大的收益。以日本為例,作為全球9個國際組織的最大金主,日本官員曾出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國際海關組織秘書長,以及國際海事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難民署、國際能源署等重要機構的最高官員職務,為日本政府在國際事務上的長袖善舞、國際規則的制定和修改立下汗馬之功。同時,進駐日本東京、比利時布魯塞爾兩地的各類國際機構常駐人員和家屬人員超過10萬人,亦為兩地帶來可觀的收入和就業,並推動兩地的經濟發展。

由上可見,國際組織總部對所在的國家、城市影響深遠,不僅可助推東道國和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還可為提升該城市的國際化程度、城市的轉型升級。對此,要繼續保持獨特地位和作用的香港,不妨參考借鑒東京、布魯塞爾的做法,可考慮在西九文化區和北部都會區劃出發展土地,作為國際組織的辦公場所,以此吸引更多國際組織進駐。

而且,大量吸引國際組織進駐香港,可以同時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作用。

香港有利良性國際組織「生態環境」

一方面,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國際化的城市,擁有良好的配套設施和政策,完善的法律、財務制度,以及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利於形成了良性的國際組織「生態環境」。推動國際組織進駐香港,不僅有利於帶動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的國際交流,也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更有利於提升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此舉將有助於提升中國的國際金融、金融話語權。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掌握國際金融話語權更有助於鞏固和發展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如二戰後,西方國家便先後創建和主導了5個國際金融組織,分別是世界銀行、歐洲重建發展銀行、拉美發展銀行、非洲發展銀行、亞洲開發銀行。

未來香港若能協助國家吸引更多國際性金融、經濟組織進駐,以及考慮創建更多的國際金融、經濟組織,既能抓住地緣經濟的新機遇,又能把握住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綠色金融迅猛發展的趨勢,通過國際組織為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制定新的遊戲規則,以此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經濟領域的話語權,和提升在國際組織的設置議程、議事決策的影響力,同時也能為香港的相關產業帶來發展,鞏固和發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獲得修改和完善國際組織遊戲規則的權力,是一個世界強國的標配,也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香港如能吸引更多國際組織進駐,既能繼續保持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更能協助中國政府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當然,需要強調的是,中國的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遊戲規則制定,並非是中西模式之爭,而是以中國的發展經驗、智慧,對現有國際秩序作出有益的補充。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聚焦於粤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宏觀經濟等領域研究。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