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市民踴躍投票 走好完善治理架構「最後一公里」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還有20天便是區議會一般選舉投票日。隨著日子臨近,氣氛日趨熱烈,各區掛滿宣傳橫額、旗幟,候選人紛紛積極拉票,競爭激烈。今次是完善地區治理後的首個區議會選舉,候選人拚能力、比政綱,承諾當選後真心服務社區,向政府反映社區民生問題。

來稿作者:楊莉珊

剛剛過去的週末,多區舉辦選舉論壇,各候選人圍繞區內長者關顧、交通阻塞等地區發展事務及民生問題等,闡述政綱並接受市民提問和質詢。各候選人的回答充分反映他們對社區十分瞭解,精彩發言贏來陣陣掌聲。不少市民表示今次選舉競爭激烈,候選人背景「五光十色」,各具自身優勢。

今次選舉所有地方選區以及地區委員會的界別選舉,全部都要競爭,而且競爭熱烈。在地方選區選舉,每區平均近4名的候選人會競爭2個席位。在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方面,228人會競爭18區共176個席位,候選人都要拼能力、拼政綱。候選人提出的,皆是市民最關心的議題:醫療、教育、住房、通關、弱勢群體保障等,讓民主回歸到選賢與能、民主為民生的初心。這讓市民們感到欣慰,感到踏實,看到了香港變得更好的曙光。

特首李家超指,特區政府完善地區治理,目的為全面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區議會改革屬重中之重,令區議會牢牢掌握於愛國者手中。他又指,反中亂港份子意圖污衊新選制、仍無時無刻打擊政府施政,重申區議會是諮詢機構,按《基本法》不是行政機構,討論民主發展是「偽命題」。李家超更暗批,區議會的民主成份是殖民時代留下來的「炸彈」。

長期以來,美西方將民主工具化、武器化,假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實,煽動分裂對抗,干涉別國內政,造成災難性後果。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潮流不可阻擋。任何以民主為名干涉別國內政的圖謀都不得人心、註定失敗。

同樣,應跳出投票率的話語陷阱,避開殖民時代留下來的「炸彈」,盡公民責任,積極參與投票,這才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符合全體市民的利益。

2019年修例風波和區議會選舉亂象,充分暴露出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存在重大的缺陷和漏洞,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民主制度特別是選舉制度,是依法治港、撥亂反正的必要之舉,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確保香港民主在正確軌道上向前發展的固本之基。

目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西方視中國為最大競爭對手,在金融、科技、社會文化等各方面作出明裏暗裏的針對、圍堵。海外反華勢力自香港回歸祖國後持續在港進行滲透、破壞,區議會成為其中一個切入點。香港是中美博弈的橋頭堡,美西方千方百計抹黑新選制,蓄意以低投票率證明新選制不得人心、選舉制度改革失敗。美西方和反中亂港勢力針對區議會選舉的策略,就是在輿論上全面攻擊、抹黑、否定。這兩天聽電台節目,有主持人和聽眾說什麼政治氣氛差,沒民主選舉不能代表民意,這類聲音,毫無意義。

對於這次選委會選舉,美西方和反中亂港勢力不論投票率高低都會大做文章,有組織、有默契地全力攻擊、抹黑選舉結果,藉此否定整個選舉制度。對於這些抹黑策略,必須堅決反對,不容美西方帶風向、轉焦點。

在完善特區選制後舉行的選舉委員會、立法會、行政長官選舉,都落實和體現了「愛國者治港」原則,社會各界關注到區議會選舉何時會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可以說,區議會選舉是將「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到特區治理架構的「最後一公里」。

完善後的選舉制度正體現香港的制度自信,這樣一套選舉制度,為的是香港的良政善治,遏止泛政治歪風,全面改變香港的選舉和政治生態,這才是選舉的重心。有了這樣的制度自信,自然不怕反中媒體的抹黑,也能更有信心地反駁各種無理攻擊。

特區政府一直都不遺餘力進行各類宣傳推廣活動,從而在選舉日踴躍投票,選出大家心儀的區議員,共同為社區民眾服務。市民理直氣壯踴躍投票,走好完善治理架構「最後一公里」,就是對新選制的支持,就是對美西方反中亂港勢力的抵制。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