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國家面對的四種代際矛盾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社會是由一代代人推動發展的。代際關係是指不同代人之間的關係,管理不好可能產生代際矛盾。歸根結底,代際矛盾是人之間的矛盾,有關工作是人的工作,研究並應用有關代際關係的規律,對政治工作重要且實用。

來稿作者:白中石、梅姜

談及代際關係,大多數人憑直覺認為它指的是不同年齡群體之間的關係。這種認識浮於表面、格局較小。過於依賴年齡概念的劃代方式和理論體系,在實踐中的應用受限很大,難以發揮威力。例如,如果要分析20歲的子女與50歲父母之間、40歲的工人與30歲的經理之間、20歲的士兵與40歲的團長之間,可能存在什麼樣的代際矛盾風險,大概是可以套用一些老舊理論說一說的;但如果在不知年齡的情況下,去說北京某區的一位副區長,和與其沒有業務聯繫、並不相識、沒有血緣的,深圳某區的一位早點攤師傅之間,可能存在什麼樣的代際矛盾風險,就不好說,也就難以從代際角度去應用他們之間的關係。

可能會有人說,研究兩個不知年齡、沒有業務聯繫、互不相識、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的代際關係,沒有意義,是「偽課題」。但實際上,凡有關於人的工作都有意義,且其中有着進一步完善理論體系的空間,以及可以拓展開發的實踐手段,藴含甄別風險挑戰、精進政治工作、推動國家發展的能量。

代際關係管理的本質是群體管理

代際關係的本質並非不同年齡群體之間的關係,而是不同類別群體之間的關係,事關群體管理。代際關係不僅存在於人之間,也存在於國家、集體、隊伍之間,存在於鬥爭之中。從大格局出發,「劃代」的含義有三類:

第一類突出群體之間的同一性。例如世界各國都有一些技藝、知識講究傳承,因此會有「第幾代傳人」的說法,實際是在強調代際相通和承接。

第二類突出群體之間的差異性。例如中國老百姓常說「三年一代溝」,指不同年齡段的人看待事物的觀點不同,實際是在強調代際距離和變化。

第三類突出群體之間的複雜性。例如父母和子女兩代人間,對一些事的認識區別很大,但子女身上終究會有父母的影子,此時兩代人的同一性和差異性會交織體現。

上述三類代際關係,表層看是年長者與年輕人之間的事,深入看是引領者和跟隨者之間的事。小到一個家庭、企業,大到一支隊伍、國家,不管有多少人口,無論人口的年齡分佈與跨度,實際都只有兩代人,即引領者組成的引領一代,和跟隨者組成的成員一代。從發展的角度看,兩代之間不是時間上的「一先一後」,而是方位上的「一前一後」。兩代之間相互連通,引領一代來自成員一代。研究和應用一個群體內、不同群體間的代際關係的核心工作,是敏鋭察覺引領一代與成員一代在認識、行動上趨同、趨異的可能,分析其中可能帶來的風險挑戰;以及主動作為,實現引領一代與成員一代在認識、行動上趨同、趨異的方法,以此服務目標任務。

從新的代際關係視角出發,紛繁複雜、所有種類的代際矛盾,都可概括為同一群體內、不同群體間對誰來引領、如何引領的認識矛盾,這類矛盾可能會在四個場景中帶來風險挑戰。

國家之間的代際矛盾

一是國家之間的代際矛盾,突出表現是相互認知的差異。真正會給兩國關係帶來問題的不是技術器物的代際差異,而是思想認識的代際矛盾。號稱思想開放的美國,對中國身份的認識落後現實世界大概60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就已經成為自身命運的引領者,但美國真正意識到「事情發生了變化」,大概是在2010年左右,那時中國的工業產值超過了美國。中美兩國對中國身份的認識存在代際矛盾,中國的思想走在了美國前邊,美國需要補思想認識課。美國當前針對中國採取的遏制戰略,不是「補完課後」的「決定」,而是「補課期間」的「狀態」,並非不可轉變。

人都想要保持領先,對中國來說,技術器物保持領先是好事,但思想認識的領先程度卻要把控,方式當然不是通過我們「思想退步」抹平差距,而宜用好「胡蘿蔔加大棒」,加速美國在思想認識上補課的進程。例如,說中美之間的問題是「第一和第二之間的天然矛盾」,也許在某些場景適用,但不會一直符合現實,特別是伴隨中美之間新常態的建立。

我們要把握時機,把中美之間的問題焦點從所謂的「第一防範第二」、「守成大國防範崛起大國」,逐步引導成為「中國的先進與美國的落後」之間的矛盾,中國的先進在於更穩定的政治局面、更強大的組織能力、更穩健的經濟體系、更深厚的發展潛力、更開放的國際合作。要在事關先進與落後的戰場、而非事關兩強爭霸的戰場上,完成對美決定一擊。

幹部之間的代際矛盾

二是幹部之間的代際矛盾,突出表現是厭煩情緒的激化。一家單位不管大小,高層掌握全局訊息、形勢任務、關鍵資源,基層渴望穩定生活、職級進步、價值實現,從大群體的角度出發,基層是具有向高層趨近的天然動力的,二者之間如果產生代際矛盾,就要仔細看看「中堅階層」的情況。稱為「中堅」,是因中層在一個組織中是承上啟下、特殊重要的,高層與基層之間所謂的代際矛盾,實質都是中層與基層之間的代際矛盾。

如果把視角放大到數以百萬計的公務員和軍隊幹部體系,可稱「中堅階層」的中層隊伍,大概位處縣處廳局、營團旅師。一小部分中層幹部,有的沒擔當「不敢幹」,動輒就是「再看看」、「再議議」、「再改改」、「再等等」,拖到最後還是基層幹部撇家不歸、點燈熬油補進度、趕作業;有的沒動力「不想幹」,覺得自己已到「天花板」,個人「不出事」就是最大業績,並不真的關心單位部門是否出成績;有的有情緒「不願幹」,自感遇到不公待遇,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甚至已無老本可吃,依然自認誰奈我何;有的有短板「不會幹」,業務不精還不學習,認為集體成績就是個人成績,幹成點事就錯把平台光環當做個人能力。這些中層幹部錯誤的認識、行為、作風,基層幹部都看得到,所帶來的最大風險並非「帶壞」基層幹部,因為人性一般都是向賢避惡的,真會放棄自我的只是少數。

主要風險在於這小部分中層幹部會對基層幹部的工作、進步、生活以及個人利益產生直接影響和阻礙,破壞組織氛圍,加速基層幹部對中層幹部產生基於厭惡情緒的代際矛盾,並逐步向更高層級轉移。我們現在強調幹部「能上能下」,到了有的地方,這句話在實踐中被暗中篡改成為「中層能上、基層能下」,對此還是要警惕。

群眾之中的代際矛盾

三是群眾之中的代際矛盾,突出表現是主流民意的更迭。2017年電影《戰狼2》上映,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吳京飾演的主角冷鋒帶領一支車隊經過交戰區,他站在車頂高舉五星紅旗,交戰雙方看到中國國旗後便自動停火,讓車隊安全通過。這個情節在當時被不少人嘲笑「吹過頭了」,甚至還衍生出諸如「戰狼外交」一類的揶揄諷刺。

2024年1月11日,彭博社報道稱,近來有至少五艘船隻在穿越紅海時,其國際航運實時追蹤訊息的「目的地」一欄中,附帶填寫了類似「船上均為中國船員」的備註,以示該船隻與中國有關。美媒解讀稱,這一做法是為避免也門胡塞武裝在紅海襲擊船隻。網友紛紛表示,《戰狼》不是拍誇張了,而是拍保守了。實際上,這種轉變不是近來才開始的,大概也有幾年了。

中國從來都有頂天立地平視世界的人,只不過曾有一段時間,跪在地上仰望西方的人確有不少,而且嗓門大的出奇。現在看,這部分人倒不一定都是品質低劣,而大多是自作聰明。我們強調「四個自信」,實現了主流民意的平穩過渡。走到今天,中國土地上依然沒站起來、假站起來的人,大概率是膝下生根故意裝睡的,他們的任務和使命,就是把站起來的人拉回地上重新跪好,而一直站着或真站起來的人,是絕不願意再跪下的!

這兩部分人之間具有形成代際矛盾的隱患,一旦社會穩定、公眾輿情出現波動,牛鬼蛇神就會跳。須把握的是,真正要警惕的不是有人開倒車,因為但凡能站着沒人想跪下,這種倒車開不起來。要警惕的是有人攪渾水,把「應該平視世界」的原則底線,包裝成為「應該怎樣平視世界」這一看似理性的主題,煽動群眾發起不必要的大討論、莫名其妙的大爭論,引起群眾分裂,以及民對官、民對管的輕視與對抗。

經濟發展的代際矛盾

四是經濟發展的代際矛盾,突出表現是產業升級的挑戰。中國屬於超大規模國家,在經濟技術方面要有「獨門絕學」,但在全國範圍的統一大市場中,宜避免形成所謂的支柱產業、巨無霸企業。如果達到「支柱」和「巨無霸」的程度,意味着它是主要的受力對象,一旦出現問題也許整個「經濟樓層」都會晃動、影響可能溢出,是不安全且不健康的。中國的產業升級,要重點關注企業自身的代際矛盾,此有關於「靈活性」;重點關注不同產業間的代際矛盾,此有關於「全局性」。

關於「靈活性」:一些過去基礎很深、影響很大的企業,變起來很慢、很難。例如,一般認為傳統車企具有生產資料、客戶群體、品牌效應方面的優勢,轉型發展應該更有條件,但實踐中,「從零開始」的特斯拉和「輕裝上陣」的比亞迪,相繼坐上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頭把交椅,反倒把豐田、大眾這些難以調頭的「大船」踩在腳下。這證明了企業的「靈活性」應當成為產業升級過程中重點練好的內功。關於「全局性」:產業並不存在低端,只有初級發展階段,襪子工廠一樣可以升級成為智能紡織企業。

產業升級可能會讓一些企業春風得意,還可能會讓部分企業往日不再。部分地方政府,在引進「高精尖」的同時,不宜冷落「散舊小」,在給治下部分企業掛上「限時淘汰」的牌子前,宜投入精力試看能否先貼「有待升級」的標籤,在其中間培育並拔出幾個本地的「高精尖」,以點帶面推動產業全局升級。

中國領導人指出,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鬥,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每個人都了不起,了不起的每個人,也難免覺得自己這代人不容易,但實際上更難的時候曾有過,更好的時候也還會有,最要緊的是把握當下。我們正在推進的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必定會是中華歷史與世界歷史中具有決定意義的精彩篇章。攜起手來、共赴前程。

作者白中石是香港大學工學碩士,現職機械工程師;另一作者筆名梅姜,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在北京從事國際新聞工作。文章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從大國發展的大格局剖析四種代際矛盾可能帶來的風險挑戰」。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