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觀點】文科報考率未見起色 政府不能視若無睹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文憑試將於三月開考,觀乎考評局於本周一(1月29日)公開的數據,中史、歷史、中國文學科的報考率均未見有多大起色。政府常言要加強STEM(Sciences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數學)教學,培育創科人才,但是文科對於社會同樣重要,政府不應任其自生自滅。尤其是政府常言學生國民意識、史識不足,就更應該要壯大中史、中國文學、歷史等科目,讓學生對國家有充份了解,提升文化素養。

推行STEM固無不可,香港的創科產業遠遠落後國際,政府理應急起直追。但必須警惕的是,政府推動STEM背後隱含一個邏輯,就是學生學習純粹為了就業,知識只是達致名成利就的手段,而非目的。可以預見,隨着STEM大行其道,被視為「風花雪月」、「不着邊際」的人文學科將更乏人問津。

理盛文衰彰彰明甚 政府不應視若無睹 

文科式微並非言過其實,比較2017年以及2012年(首屆文憑試)的考試報告,「理盛文衰」的現象甚為明顯。當中以中國文學科的情況最堪憂慮,在2012年一共有205間(43.7%)學校開設中國文學科,及至2017年,即減少56間至149間(33.6%),下跌近十個百分點,至於開設歷史、中國歷史的學校亦下跌四及五個百分點。反之,同期開設化學、物理、生物科的學校都分別錄得上升,開設化學、生物科的學校更分別錄得逾十個百分點的升幅。

事實上,現時中國文學科、中史科的報考率甚至不如殖民地時期。殖民地政府的教育體制一向壓抑學生的國民意識,重視學生的工具理性多於思辨能力,但是當時文科尚且未陷於如此弱勢,觀乎回歸前最後一屆會考的數據,中國文學科、歷史科的報考率分別是12.2%、26.1%,但是在今屆文憑試這兩科分別只有2.9%、9.6%考生報考。照理回歸後政府應提升港人的國族認同,荒謬的是政府在這方面卻幾乎無所作為,終致新一代學子對國民意識薄弱。

也許有人認為,選科是學生的自由,政府無力干預。然而,這說法無異於視教育為市場,任憑學科於市場供求中自生自滅。文科關乎市民的人文素養、國族認同以至思辨能力,政府絕不能任憑文科衰落。如果政府對於這些科目的命運置若罔聞,又何異於以供求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

【01觀點】DSE中文科重設範文考核 師生再被愚弄

必修內容過多 選修科乏生存空間

歸根究柢,文科乏人選修,原因之一是文憑試的必修課程太多,令選修科缺乏生存空間。過去會考只有中文、英文、數學三科必修科,學生一般會選讀四科選修科,至於高級程度會考,則只有應用英文、中國語文及文化兩科,學生一般報考三科(3AL)或兩科半(2AL 1AS)的選修科。但是文憑試規定學生要報考中文、英文、數學、通識四科必修科,學生一般只會報考兩個選修科目,以今年的報考數據為例,就有七成學生只報考四個核心科目、兩個選修科,至於報考四個核心科、三個選修科的學生只佔17.4%。

必修科目增加,學生學習選修科的時間變相減少,至於各大專院校一般只計算一至兩科選修科目,學生自然不會為興趣多選修一科。此外,學生一般會選讀評分準則較清晰的理科,至於「可變性」較高、考核內容較多的文科難免乏人選修。

Ben Sir認為文科雖然未必能解決生活問題,但仍然重要,因為可以美化人文世界。(周詠雯攝)

提升文科地位 政府須雙管齊下

為了提升人文學科的地位,政府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改革必修科課程,另一方面改善選修科的考核內容。

近年來,通識科已成眾矢之的,不少建制派認為其令青年人熱衷政治,引發近年來連串的政治風波。但是通識科的意義正正在於其政治部分,須知學界一直爭取成立公民教育科,只是港英政府卻知而不行,對於民主、政治教育等方面避而不談,及至1996年,港英政府推出了《學校公民教育指引》,內容包括法治教育、民主教育等等,可惜回歸後教育統籌局卻未有付諸實踐。及至2012年首屆文憑試展開,通識科的「今日香港」單元正正包含民主政制、法治等內容,有助提升學生的公民意識,不應輕易廢除。

但是各界必須正視通識科範圍過廣的問題,通識科涉及全球化、現代中國、今日香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公共衛生、能源科技等選修單元。學生在應付考試之餘,更加要背負校本評核的沉重壓力。對於教師來說,範圍過廣亦大大增加了他們備課的難度,更何況通識的考核內容與時事有關,他們要花大量工時在準備教材之上。對此,政府大可研究減省通識科的課程,釋出課時,讓學生有空間報讀選修科。

【01觀點】中國文學科將死 學生有機會讀余光中嗎?

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蕭輝浩攝)

此外,中文科自2007年改制以來一直為人詬病,其考核內容雜亂,程度深淺飄忽,令學生誠惶誠恐。事實上,內地以至台灣的中文科都只考讀寫,但是香港的中文科卻考讀、寫、聽、說、綜合能力,學生為了適應考評制度,需要花大量時間操練。前任考評局局長唐創時就曾建議中文課只考讀寫,釋出空間讓學生報讀選修科,政府大可參考這建議。

在選修科方面,政府對於推行校本評核必須慎而為之,可以說,現時學生抗拒中國文學、歷史、中國歷史等科目,如果貿然增加考評內容,只會令科目的報讀人數進一步減少。

猶記得政府推行文憑試前,公眾都期望教育體制能夠更趨多元化,讓學生各適其適,可惜的是隨着文憑試將踏入第七屆,課程卻似乎比過去更為單調,文科的修讀人數一再下跌。對此政府絕不能坐視不理,任憑文科走向末路,在振興STEM同時,政府必須為文科找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