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房屋政策乏善足陳 鄔勵德改革精神值得借鑑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被譽為「公屋之父」的英殖時代工務司鄔勵德(Michael Wright)日前(26日)於倫敦逝世。50、60年代香港低下階層的屋住環境極差,鄔勵德當時出任房協委員,積極推動改善公營房屋的生活水平,他提倡公屋須有獨立廚廁,後來更成為著名的「鄔勵德原則」。經過近半個世紀,理論上港人的居住環境應該進一步提升;然而,現時港人不但「無屋住」,亦有不少人是住於生活環境極差的劏房中。昔日香港的資源遠比現在少,但前人仍能在有限的資源下,提出跳出框架的改變;今日香港「辦法遠比困難多」,港府官員不應再因循苟且,而要適時轉換一下思考方式進行改革。

鄔勵德留在香港的不只「勵德邨」這個名字,還有「勵德原則」這個房屋標準。(黃永俊攝)

公屋數量不足、私樓樓價難以負擔、環境無可再差的劏房林立,這些香港房屋問題早已是人盡皆知的弊病。即便不拿出什麼數據出來舉證,相信在香港生活的人已有切膚之痛。近日,有房屋租賃網站出現一個位於旺角的劏房,僅有40呎,月租叫價竟要2,900元;葵涌更發現只有30呎的劏房,月租亦高達2,000元。區區斗室,僅足以安置馬桶及梳化床,連躺下伸直雙腿也不夠。類似的例子在香港可能多不勝數,豈不表示今日香港的居住環境,堪比鄔勵德所處的50、60年代。

對比50多年前,今日香港的經濟實力要強得多,人才亦更充足,而且在需要時又可向內地求助,各方面都更具備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條件。現時香港房屋問題,「是不為也,非不能也」。間或有好事之徒指,不少港府高官坐擁多座物業,例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夫婦就有近1.5億物業,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亦有至少近1億物業,因此這些高官實為既得利益者,乃為了一己私利,而故步自封。這種猜想固然無實際依據,但政府在住屋問題上久久不能痛下決心,從根本上應付問題,掩不住悠悠眾口,也是咎由自取。

改革需要跳出現有框框的思維,不能一味依從既有方法辦事。例如,對於香港的81萬公屋戶,政府的財政盈餘理應足夠應付多幫助公屋戶。從2008至2015年間(除2009至10年度),港府一直代公屋戶繳一至兩個租金,但2016年開始,政府卻取消了代繳措施,其重要理由並非財產能力,而竟是「免收住戶租金對其他輪候公屋或居住私樓者不公平」,認為過往的措施已足夠緩解市民壓力。近日更有消息指,房協拒絕於今年其70周年免租,認為「對其他住戶不公平」。

這種執着於表面公平的思維,對改善香港住屋問題,以至於民生,明顯是沒有幫助。從回歸以來,房屋政策未見滿意,便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要改善住屋問題,不能再依靠一貫的「地產佬」思維,必須突破既有利益的枷鎖,才能令香港人不至於繼續蝸居有損尊嚴的劏房、能以合理價錢覓得理想的住所。

房委會78萬公屋戶今年料加租一成,但政府已表明不會再代繳租金。(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