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文青風格包裝 實住床位劏房 提防共居風氣被扭曲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政府和社福團體推出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近月密鑼緊鼓物色單位,有小量單位已經有基層租客入住。該計劃原意是乘着香港和海外的共居潮流,善用閒置住宅,短期內提升劏房居民住屋環境。其實,早在共居風氣稍有苗頭之際,本地就有聲音提出,共居概念容易被商人利用作劏房項目,再以高呎租賺錢,拉高同區房租。的確,近來落成的私人共居項目,以簇新裝潢和型格佈置吸引青年租客,骨子裏只是高級劏房和床位,香港的居住問題依然嚴峻。

香港的居住空間狹窄,普遍基層工時長,共住之於難以仿效外國之餘,是否犧牲了生活質素呢? (資料圖片)

乍看美侖美奐 劏房本質不變

近一兩年,本地陸續有位於紅磡、深水埗、旺角、南區等處的私人樓宇完成改裝,打着共居名號放租。有別於位處唐樓或工廠大廈、設備簡陋的劏房,這些共居單位裝潢新淨時尚,類近青年旅舍或大學宿舍,廚廁共用,並有清潔服務。部分管理者更會舉辦活動,鼓勵租客互相認識,建立社交網絡,營造共享空間,鼓勵租客共享生活。

如此包裝,顯然針對想拓闊社交圈子,又希望選址市區的獨居青年。近日網民熱議其中一個在旺角的共居住宅項目,單人床位月租3,300元起,單人房月租4,500元起,雙人空間每位月租5,000元起,租期一年,部分單位更獲鄰近的大學附屬學院承租作宿舍。

表面看來,這個位於旺角的項目,租金尚算合理,但只要跟居住空間比較,就知道租客要承受高昂呎租。據報道,共居單位建築面積約13,000平方呎,共有166個宿位,即人均活動空間只有78平方呎,單人房間更不足50平方呎。這個數字低於港人平均居住面積中位數161平方呎,只及公屋人均居住面積70平方呎下限。即使撇除廚廁飯廳,50平方呎的房間,安放書桌和衣櫃後,還有多少位置留給睡床?難怪部分床位的設計猶如太空艙。

類似的例子不獨在旺角。在南區,一個同樣推銷共居的豪宅,其中一座的單位被割成多個面積80至200呎不等的房間,另設共用空間,月租最平7,500元,最高索價20,000元,呎租達100元,價位直逼傳統豪宅。

劏房環境愈趨惡劣。(陳嘉元攝)

呎租堪比豪宅 承租僅沒選擇下之選擇

媒體報道不少青年進駐此類共居單位。有人認為,這反映市場有如此需求,他們或許憧憬共居生活,是自主選擇。這種想法完全抽離香港瘋癲樓市的大環境。樓價、房租屢創新高,居住面積愈來愈小,住屋市場不受控制。在市區工作的青年人若要獨立生活,減省通勤時間,減少樓房開支,租住共居單位似是「沒選擇之中的選擇」。

【劏房.倡議(三)】維護居住權益 正視「最低居住標準」

共居的原意是鼓勵成員互相關顧,共同分擔高昂租金,並提升住屋質素。共居提倡群體參與、建立共識,共同訂立居住守則。不過,文首提及的共居例子未能實踐所有理念。大業主借用共居共享概念,添綴品味糖衣,惟單位規矩早定,租客共議空間有限,居住空間更少得可憐。雖說共享單位的質素比舊樓劏房、棺材房略佳,但仍未能擺脫劏房模式。更重要的是,租客仍要繳付不合理的租金。香港多一個劏房,社會就退步多一分。

香港寸金呎土,共居是否可行出路?(羅君豪攝)

居住空間任由商人挪移 政府責無旁貸

政府身為保障市民生活的把關者,卻鮮有關注商人興建共居單位,更藉與慈善團體推出房屋共住,拖延改善居住環境的步伐。政府興建青年宿舍和公營房屋進度遠遠落後,又不肯加強租務規管,增設物業增值稅等長短期平抑樓價措施,任由居住成本飆升,脫離市民負擔水平。政府又不肯訂立最低居住面積,容讓發展商興建納米樓,業主劃出棺材房供應市場,借共用空間省回單位面積,容納更多租客。可以說,政府是扭曲港人基本生活的幫兇。

【01觀點】社會房屋治標不治本 應多管齊下改善劏房問題

共居概念不失可取之處,有大業主和共居概念設計者翻新市區單位出租,滿足青年人獨立居住、建立社群、方便讀書上班的需要,也非壞事。然而,社會須防止共居淪為謀利項目。商人不應規劃過小的房間面積,規限租客房內活動空間。釐訂租金應該取之有道,避免加重租客住屋負擔。當然,單靠商界自律甚為艱難,政府必須出手,阻止劏房中產化、豪宅化,把共居原意變為牟利、消費文青概念的項目。政府應明確發放信息,由其牽頭的共享房屋項目,只是過渡性質,並非永久措施,並努力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打消商人借勢發展劏房的念頭。

租住共居單位的人,可能在短期內享受便利和文青時尚風格,但相信不會沉醉於此,反而眼見將來只能徘徊於共居單位、劏房、納米樓淪為房奴,不僅對自身前景無望,更對香港灰心。當市民尚且未能安居,談何樂業、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