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2018】大學收生重成績 新高中課程多元也徒然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第七屆文憑試已近尾聲,新高中課程雖然強調多元,但仍然難除一試定生死之惡名,學生過度操練、「讀死書」的情況,其實與會考、高考年代相差無幾。問題成因之一,在於大學收生制度與課程脫節,政府須作適度調整,以「綜合評核」的原則收生,讓「多元發展」的課程目標得以落實。

考評制度與大學收生制度本應融匯貫通,但是一直以來,兩者亦難言「有機結合」,以文憑試的乙部課程(實用科目)為例,按課程設計,院校理應全面承認這些科目,但截至去年,全面承認這些科目的資助院校仍只有教育大學。新高中課程雖強調多元,但綜觀大專院校的收生準則,仍多看重成績,甚至不設面試,少有考慮學生其他方面(如運動及藝術)的成就。在這制度下,學生只好埋首操練,犧牲個人興趣,對考試以外的事情漠不關心。這情況並不理想,也有違新高中、教改的目標。
 
固然大學聯招設有「校長推薦計劃」,中學可向大學推薦在非學術方面有出色表現的學生,但名額有限。根據大學聯招提供的資料,2017年平均每所中學只有十個推薦名額,最終平均每所中學的推薦人數,更只有約三個。至於推薦學生的準則,則由學校決定,立法會財委會文件指出,難以得悉「計劃」是基於學術還是非學術表現推薦。由此看來,「計劃」實在難以讓學生安心發展個人興趣、各適其適。
 
考核成績是最客觀的收生標準,不應輕易摒棄;但要達致全人教育、綜合評價目標,只考慮成績收生,亦非合理。

考核成績是最客觀的收生標準,不應輕易摒棄;但要達致全人教育、綜合評價目標,只考慮成績收生,亦非合理。(資料圖片)

歸根究柢,香港的大專院校雖然在國際排名中表現頗佳,但是「收生能力」卻並不足夠。前港大副校長程介明去年就撰文指出,香港目前的收生制度是「懶惰的過程」,他指出,外國大學多採用「綜合評核」方式收生,會考慮到學生成績以外的表現,香港院校只按成績收生,實屬落後。例如美國大學的招生辦公室就有大批人員長年進入基層學校,了解學生、學校的水平;至於英國傳統大學,多向中六學生提供「備取」名額,若學生的特質合乎院校要求,就算其成績不是頂尖,也會獲得取錄。

但是「綜合評核」所費不菲,美國加州大學系統總校長辦公室主任常桐善撰文指出,2012年美國大學招生的人均花費達2,432美元,一所5,000人的大學,每年收生的花費即達1,200萬美元。早有建議指,港府應資助大學成立招生辦公室,助大學實施「綜合評核」的收生政策,而非單看成績。若然政府能夠訂立清晰指引,並緊密監察大學的資源運用,這意見實在值得各界參詳。

此外,也有意見指出,在聯招制度(JUPAS)推行以前,大學有較大的收生自由度,院校可以按學生的特質收生,但是自聯招制度實施以來,大學收生就只按成績,政府應投放資源、改革制度,讓院校有更多機會細察學生的特質。
 
教改推行多年,亮麗的口號不絕於耳,無論「求學不是求分數」還是「學會學習」都被批評「離地」。文憑試推行至第七屆,如果局方不想重蹈覆轍,讓政策再淪為「離地革命」,就必須找出問題本因、對症下藥。

考評制度與大學收生制度本應融匯貫通,但是一直以來,兩者亦難言「有機結合」,不少學生只好埋首操練,犧牲個人興趣。(資料圖片/梁鵬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