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機老化故障豈容忽視 莫讓機門成地獄之門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繼月前屯門和上水的升降機意外後,幾天前沙田顯徑邨發生升降機故障,居民並指事故頻頻,並非個別事件。市民擔心全港逾6.6萬部升降機也變成計時炸彈,威脅生命安全。過往意外似乎顯示,機齡愈大,問題愈多。政府必須阻止升降機門成為地獄之門,首要加強支援業主維修和更換升降機,並且從速與業界改善維修員的福利待遇,吸引新人入行和挽留人手。

潘樂陶(左)認為,升降機意外爲社會和業界敲響了警鐘,倘處理不當,可能會激發為社會矛盾問題。圖為他與太太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早前受傳媒追訪。(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維修更換開支不菲 籌集資金困難

現時全港有超過6.6萬部升降機,當中有四成,即約2.7萬部已經運作至少25年,零件隨機齡損耗,正在喪失效能。日前,委員會主席潘樂陶發表意見,歸結幾項業界問題,除了升降機老化,還有金錢和人手。在金錢方面,部份大廈業權分散,難以團結起來維修,加上業主立案法團審批電梯維修時「價低者得」,導致質素不降。此外,從業員老化,新人不足,人手的增加追不上電梯數目的增加。「01新聞」也訪問業界人士,指人手緊絀,工人每天要維修多部升降機,很多時候每部升降機只能花半小時做保養,容易疏忽。

更換升降機是住宅屋苑的大事,每部機粗略估計約100萬元。單幢大廈戶數少,每戶攤分的份額大,即使較大型的私人屋苑,戶數會較多,但每幢大廈隨時有兩三部升降機。不論住宅規模,每戶隨時要預備一兩萬元更換。要小業主集合起來支付維修費,已經困難。

民建聯多名立法會議員與黃偉綸(左一)等官員見面,要求資助改善升降機安全。

支援計劃未到位 政府資助須留神

坊間雖然有樓宇維修支援計劃,但支援程度有限,例如金額不足,或者於工程完結後才發還款項。對住戶來說,最大筆支援款項是屋宇署的「樓宇安全貸款計劃」,上限為100萬港元。然而,近年接獲的申請數目也只是平均年約一千宗,且有下降趨勢

市建局的「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公用地方維修津貼」,單位少的住戶全幢最多獲資助15萬元,較大型屋苑則每個單位不多於3,000元。 房協針對長者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每戶最多獲4萬元津貼,但不少長者把津貼用來改善屋內設施。 中電和港燈也可資助住宅樓宇改善升降機,但每座樓宇的資助額最多只為分30萬及50萬港元,而且是事後發還。
上水名都巴黎閣早前發生升降機奪命事故。(資料圖片)
+14

在2011年,機電署推出優化升降機工程,但到2016年年底,只有5,160部機齡逾20年的升降機參與計劃。負責為升降機安全的行政和執行事宜提供意見的「升降機及自動梯安全諮詢委員會」,承認進展「至今未如理想」,而機電工程署也研究是否須強制進行優化工程。

民建聯日前建議政府撥款至少20億元,資助運作至少20年的升降機提升安全設備。這大概能為2.55萬部平均27層私樓的升降機的支付每年保養費用。政府資助如能解開拖延升降機更新的困局,當然是好事,但政策必須避免導致強制驗樓、驗窗,以至樓宇更新行動導致的圍標問題在資助升降機再次出現,困擾街坊。該黨可以公開更多釐訂金額和審批細則,以衡量計劃是否可行。

2016年全港共有6.4萬部升降機,52%機齡達廿年以上。(黃靜薇攝)

人手短缺待遇差 難留員工

假設錢不成問題,能否維修也視乎更換進度和承辦商有多滿足住戶要求。房屋署為樓齡達25年的屋邨推行「升降機現代化計劃」,但樓齡不足25年,但居民經常投訴故障的個案,房屋署就靠保養了事,「01新聞」追訪石籬邨個案,房署甚至回應沒有收到故障意見。在私人屋苑,一些更新工程,合約其實只是包括翻新,而非更換零件,令居民大失所望。

即使有錢,承辦商又如實更新升降機,人手問題也是難關。業界聲稱近年已積極招攬新學徒,取得註冊資格和一般工程人員數目逐年上升,合計超過7,000人,但薪酬待遇仍然落後人力市場,機電署指註冊工程人員平均基本月薪為1.93萬元,但不少前線員工起薪只有1.2或1.3萬元,學徒薪酬更低成為合資格技工後才有 1.6 至 2 萬元月薪。他們要輪班工作,工作環境狹小、侷促,又需要相當技術,偏偏加上社會地位低,不受人尊重,致使學徒合約滿後未必留在行內發展,轉到其他維修行業。

相比之下,澳洲、紐西蘭納入升降機維修員為技術移民,美國的升降機技工平均月薪達4.8萬港元。提升薪酬待遇,將有助提升工人形象,更能挽留人手。當行業人手增加,投注在升降機保養的更新的時間相應增加,因疏忽導致的意外有望減少。

升降機如香港的生命線,升降機壞掉,港人的生活近乎停頓,甚至出現悲劇。想到這一點,政府、業界、住戶和立案法團,必須合力解決升降機老化及故障問題,乘坐升降機不用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