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樹成垃圾 本港每日平均棄1106公噸木材 回收再造困難重重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颱風山竹為本港帶來嚴重破壞,多處地方塌樹,清理後的樹木恐怕全遭運送至堆填區,不少經悉心種植、護理達十年以上的大樹成為「垃圾」。木材是有機資源,可回收再造成傢俱、木板、木煤、肥料等,但本港的回收產業鏈未完善,回收成本高昂,令廢物未能重生成有用的資源。

2015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指香港每日平均掉棄1,106公噸木材/藤料,除常見的工業用途、運輸卡板和一般木製傢俱,本港每年颱風塌樹所造成的廢棄木材亦佔有一定數目,受颱風山竹影響,截至本周一上午,便已有1,500宗塌樹報告,而去年颱風天鴿及帕卡連環襲擊,也有約一千多宗報告。加上聖誕樹、桃花樹等節慶消耗,每天被送進堆填區的樹木數量驚人。

長春社在天鴿襲港後檢視的890棵樹木中損毀樹木的種類

每天將樹木埋於堆填區,卻不斷進口由各地砍伐樹木而來的產品,根據環保署統計,2015年在本地循環再造的廢木只有一千公噸,可見木材一年的回收量只有約一日的棄置量。在出口方面,從都市固體廢物回收之可循環再造木料(包括木糠)的出口數量只有207公噸,價值 $65,000,即每公噸 $312,收益較低,未能吸引市場進行回收。

環境局早年曾提出,廢木材價值低廉,而回收廢木材的運輸成本高昂,因此香港的廢木材回收行業並不活躍,又指環境保護署一直積極聯絡各廢木材生產者及收集者,包括政府各部門,鼓勵他們直接把廢木材運送到環保園或其他合適回收商作處理。

+14

「環保園」位置偏遠 運輸成本為最大阻礙

現時香港只有少數回收商把舊木箱翻新循環再用或把廢木材破碎出口以循環再造。在港經營回收再造並不容易,數年前位於屯門環保園的香港鴻偉人造板公司是全港鮮有經營廢木材回收再造的公司,將廢木材重造成木卡板及木煤作能源,該公司2007年開始經營,去年四月其租約到期後,政府環保園網頁的租戶名冊已不見其名,負責人黃先生曾於訪問中表示,環保園位置遠離市區,由於運輸成本高,不少人會將廢木材送往廢物轉運站,而不願送往環保園,令每日最高可吸納一百多噸廢木的工場只收到少於六噸廢木,原材料不足。

廢木材體積大,有媒體指出將其運送到市區廢物轉運站比運送到偏遠的環保園的運輸成本可高出近一陪。負責環境衛生及清潔的外判公司為了節約人手、加快運輸速度、節省成本等,往往直接將木材運送至距離最近的市區廢物轉運站或直接掉棄到堆填區。而若由環保園的再造公司支付運輸的油費等,則成本過高令回收商無法回本。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加上工資、運輸成本高昂,回收業確實難以生存,但廢物回收是社會必須處理的議題,政府不能袖手旁觀,在環境保護及資源重用的前提下,在自由市場中難以生存的回收業,政府應提供補助,如資助廢物分類及運輸服務,為環衛及清潔公司提供經濟誘因,轉運可回收的廢物到合適的工場。有內地木材供應商股東認為香港政府須補貼回收商,才能促進本港環保工作,該公司於內地韶關的廢木再造刨花板廠,便獲得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減免。

內地收緊廢紙進口標準,香港無法出口廢紙,以致各貯存地方堆積如山。(吳鍾坤攝)

重建本地回收產業鏈 環保工業障礙重重

今年2月,內地收緊廢紙進口標準及審批程序,導致農曆新年期間香港廢紙圍城,九成回收商停收廢紙,在港府與內地商討有關配額才復運內地,當時回收商指若情況持續會爆發結業潮,其後政府推出應急措施,開放屯門環保園的臨時用地供業界免費暫存廢紙。

過份依賴出口,本港的回收業會受到內地政策的影響,所以政府更需要作出長遠規劃、重建本地回收產業鏈,不然,未來只會出現「廢鐵圍城」、「廢膠圍城」等。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認為本港垃圾應自行處理,指出本港並無下游工業,難容納工廠,現有扶助不足。

屯門環保園淪為廢紙貨倉,只能為出口廢物充當暫存用途,實為浪費。環保工業除了具備社會功能,如能營運得當,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發展環保工業可以節省資源,延長堆填區的使用期,以及提高生產總值。近年政府計劃重新推動本地工業發展,更以舊衣循環再造成纖維紡織品為例子,鼓勵以科技研發協助工業與高增值及知識型經濟融合,創造就業機會,但本地環保工業大部分卻只停留在小型社企、民間自發組織等營運方式,政府亦未引入最新科技協助行業發展,對環保工業的實際支援仍然未夠。

資料來源:《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 - 2022》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 - 2022》顯示,政府正分階段在全港設立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1期已於今年7月落成並投入運作,把廚餘回收及轉化成可再生能源,處理量預料約每天200噸,並指未來會採用各類轉廢為能的新技術,污泥處理設施、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及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將可生產大量能源,這些能源可直接用於設施的運作,剩餘的能源更可輸出作其他用途。政府應加快資源回收進度,除基建設施及擴大回收再造的廢物種類,亦要配合市場上的環保工業,完善本地回收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