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辱案」本是消費者權益之爭 官媒不應火上加油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國遊客在瑞典旅店被逐一事,本為消費者權益之爭,可從民間訴訟解決。可是,經過外交部及兩地媒體推波助瀾後,事件竟升級為兩國的外交風波,至今尚未平息。近年,隨着經濟條件提升,中國旅客外遊數字以倍數增長,這本為中國樹立良好國際形象的民間外交工程,惟「樹大有枯枝」,部分旅客因「文化差異」,外遊時行為不檢,鬧劇叢生,惹起當地民眾反感。是次中瑞外交風波中,外交部和官媒反應甚大,不但無法協助國人提升文化素養,更反過來影響國家形象,最終或弄巧反拙。

有內地網民不滿瑞典電視台「辱華」,近日發起抵制IKEA活動,惟資料指出,在中國賣的商品,有80%都是中國製造。(視覺中國)

「受辱案」僅是消費者權益之爭 代民發聲須明辨事實

事源,9月2日凌晨,有一家三口的中國遊客抵達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家旅店,較原定入住時間早了半天,望旅店允許他們留在地下的公共空間休息。據悉事主隨後外出另尋住宿,遇上一名同是沒有找到酒店的留學生,並邀請她到旅店暫休,被旅店職員指令他們立即離開。據內地傳媒引述,當地警方將其父母強行拖離旅館,「送到森林和野獸一起」,距離「市區幾十公里之外」的林地公墓(Skogskyrkogården)。

單看內地傳媒片面之詞,或有不少人會為中國旅客抱不平,但亦有境外傳媒指出,當地警員只是將三人送到「七公里外的林地公墓地鐵站」,而網上流傳的影片亦顯示警方在執法時,已經保持克制,並非「粗暴執法」。再者,該公墓是當地的著名景點、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之地(有人指出該處是收容所),並非荒郊野外。不過,在疑點重重的羅生門下,立場向來激進、難以代表官方的「官媒」《環球時報》已用上「中國遊客遭警方粗暴對待,一家三口被拋墳場,外交部嚴正交涉」為題,大肆報道;而中國駐瑞典大使館亦發表聲明,強調警方的行為「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人權⋯⋯要求瑞典政府回應當事中國公民提出的嚴懲、道歉、賠償等要求」。

問題是,現今網絡資訊流通快,傳媒在未能辨別真偽時,已經群起攻之,此舉不但無法為當事人平反,更間接迫使本應審慎行事的外交部作出表態,回應情態發展。可是,中國駐外大使的角色不單是要保障當地國民的權利,更負起建立國際形象、鞏固外交關係之責,一言一行務必小心謹慎,必須建基於事實作出評論,而非在查明青紅皂白前,搶先為國人提出「強烈譴責」。這不但無助解決兩國的民事糾紛,更令事態升溫,反過來損害國家利益和形象,做法有欠體面。

svt節目「瑞典新聞」的涉嫌辱華宣傳短片引起巨大爭議。(影片截圖)
+7

事件升級成外交風波 是「辱華」還是「玻璃心」?

未幾,瑞典電視台SVT在一個名為「瑞典新聞」的節目中,播出一段諷刺中國遊客的短片,片中調侃國人隨地便溺、吃狗肉、如廁後不洗手,並給予中國遊客一些「建議」。結果,這個諷刺節目引起大使館予以強烈譴責和抗議,形容是「種族排外主義」,而《人民日報》則在微博發文指「事關國家利益不可認栽,辱華者須付出代價」,更有內地網民揚言要抵制瑞典品牌IKEA。

平情而論,部分國人在外地失儀,外遊時因文化差異破壞當地的社會規矩和風俗,已非單一事件,最大的責任應落在遊人身上。即使此等不文明的舉動僅屬極少數的個別例子,其情況一如白紙上的黑點,令人不禁注視和大造文章。雖說節目內容以偏概全,將少數劣行置於整體的國家形象作陳述,國人忿忿不平也是可以理解——事實上,電視台亦不得不公開致歉,坦言節目組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習俗缺少了解」——但是否「種族排外主義」,則值得商榷。以民族主義的論調作出申述、上綱上線到「辱華」的高度,雖或可安撫國人,但亦或會反過來培養出一種盲目愛國的沙文主義,令國人失去判斷是非黑白的自省能力,對提升國際形象毫無幫助之餘,也改不了國人的陋習,最終只會被戲謔為「玻璃心」。反之,其處理手法應為點出節目有欠客觀,以理服人,而非火上加油,煽動國人情緒,如此方可樹立大國風範,建立正面的國際形象。

最重要的是,國際形象並非一朝一夕可築構,而經濟實力與建構國際形象的軟實力亦無直接關係,動輒就威脅抵制瑞典貨不但無法化解兩國分歧,更似是恃勢凌人,以經濟實力來迫使別國民眾表現尊重,做法難以奏效。事實上,中國野蠻旅客的行為,確實難在短時間內一躍成文明旅遊的範例。不過,須說是老生常談,若要塑造國際形象,國人外遊時就必須尊重當地的風俗和規矩。這自然會令別國民眾對中國遊客的觀感有所改變,逐步贏得尊重。這一點,單靠「戰狼式」的愛國情緒是無法築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