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券淪海味眼鏡券 林正財三招可否撥亂反正?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長者醫療券計劃開展十年,仍難以完全達致鼓勵基層醫療、預防疾病的目標。部分長者未能判別診斷和處方有詐騙成分,政府調查毫無阻嚇力,醫療券淪為不肖商人的提款機,尤其用作購買貴價眼鏡及補健中藥材。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認為設服務上限、公開收費水平、吸引長者多做預防檢查,建議可取。然而,要真正發揮醫療券功效,政府要加快擴充地區基層醫療服務,讓長者憑醫療券及早得到護理服務,減低疾病惡化的機會,從而減輕醫療系統壓力。

林正財建議改革長者醫療券的收費模式。(資料圖片/陳琬蓉攝)

申領金額節節上升 效用早受質疑

政府在2017年支付了15億元給長者申領醫療券,去年首三季更達19億元。隨着金額上升,愈來愈多人質疑其效用。事實上,醫療券被濫用的例子屢見不鮮。消委會去年六月曾指出三項常見投訴,包括:一、中醫診所開出高價藥費和診金,用盡長者全數醫療券戶口餘額;二、眼鏡店慫恿長者購買過量眼鏡;三、長者光顧沒有參與醫療券計劃的診所。食衞局公布數字,由2014年醫療券計劃恆常化起,至去年九月底,衞生署接獲239宗投訴,有34宗查明屬實或部分屬實,當中取消了十名服務提供者的資格。

不排除個別長者需要特別治病服務,因而付出較高費用,但正因為病人缺乏醫學知識,加上一些長者誤信商戶,未能及時洞悉不良經營,容易受騙,公帑最終被誤用。雖然衞生署制定了檢查及審核程序,又調查投訴個案,但阻嚇力遠遠未夠,而衞生署和大學合作的檢討,又遲遲未見報告,教人失望。

長者醫療券目前每年每名長者有2,000元,並可累積至最高5,000元。(資料圖片)

 

新招可助減騙案 惟監管不能鬆懈

在民間多番批評後,政府終於有所回應。食衞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檢討程序即將完成,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則拋出三項建議,以提高資訊透明度和誘導長者重視預防疾病:即為每項服務設「封頂價」,公開收費水平,以及將部分醫療券金額撥作身體檢查。

上述建議合理,譬如說,假設光顧一次中醫的診金和藥費,平均約為三百元,上限為五百元,長者一方面知道該次診費是否特別昂貴,也避免一次過用光醫療券戶口餘額。

要林正財的建議有效落實,衞生署的規管同樣不能鬆懈,以防不肖商人會變陣,例如利用預防檢查機會銷售服務或產品,例如於檢查牙齒期間,要求或在未經長者同意下施行手術,長者「肉隨砧板上」,唯有就範付費,醫療券的預防及治療用途分野,形同虛設。其次,長者也需了解,日後需要改變使用醫療券習慣,分擔治療費用。這需要政府聯同區議員、醫護團體及社會服務機構宣傳,免生混亂。

長者醫療券計劃,目前會資助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私營醫療服務。(資料圖片)

毋忘目標 醫療券應輔助基層醫療

醫療券的原委,是希望長者多作預防護理。但在2016年,只有11%的交易是屬於預防性護理,而治理/處理急性病症則佔58%,反映計劃已經「走歪路」,也反映政府在基層醫療,尤其當中的疾病預防工作遠未到位,醫院仍然面對沉重的治療壓力。

根據政府定義,基層醫療是透過提供急性及慢性疾病預防、健康風險評估和疾病偵察、為病患者提供復康、支援和紓緩治療等,以照顧整體人口的健康。政府現時急起直追,籌劃在地區建立首家地區康健中心,首選葵青並預計在今年第三季運作,具體推動基層醫療。

根據政府簡介,中心的護理諮詢免費,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中醫師等的收費也設上限,病人可以使用醫療券。社會期望康健中心能夠起示範作用,提供優質而價錢合理的服務,長者無須憂心被騙。當然,正如社區醫護組織提醒,這需要緊密的地區網絡,以便及時轉介,並明確區分現有的社區健康中心用途,避免架牀疊屋。

政府矢言要締造有利長者生活的環境,就必須貫徹始終,既要檢討綜援等福利制度,確保中高齡人士生活穩定,不會被逼受僱主剝削。同樣重要的是,確保長者健康,即使患病也可找到適切的醫療服務。醫療券本意良好,但運作多年,早已偏離原有目標,甚或變成商戶哄騙長者的購物券。政府是推行者,有責任公帑運用得宜,不能完全依靠長者精明消費,故必須盡快完成檢討,杜絕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