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評財政預算案】陳茂波理財新哲學乏新意 市民失望透頂!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7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不少人閱畢整份演辭,或許(又一次)感到失望,發現所謂「理財新哲學」原來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把戲。政府雖然在創科、醫療等多個領域增加撥款,看似有些承擔,但實際上欠缺長遠規劃。顯然,習非成是的管治思維,至今仍未糾正。

一、「派錢」文化不可長,補貼學生不如加「職津」
 
一如所料,政府將向有需要的學生一次過發放2,500元津貼,支援學習需要。從紓困角度而言,「派錢」當然有勝於無,但實際上卻難有持續效應。另一方面,「派錢」的做法亦揭示政府長久以來的思維──不想增加經常性開支,對基層的承擔始終不足。

政府坐擁逾萬億港元儲備,條件極為優厚,要求它增加經常性開支,根本不是苛求。當局與其透過「派錢」博取一時掌聲,倒不如切實改革「在職家庭生活津貼」(職津),讓低收入家庭過上真正體面的生活。

陳茂波向合資格的學童派發一次性2500元津貼。圖為考生應考文憑試的情況。(資料圖片)

二、增加醫管局撥款 還須根治其管理文化痼疾
 
醫管局本身存在管理上的問題。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早前便批評,醫管局醫生不斷開會和處理首行政工作,浪費時間;而旨在加強病人安全、用作評審醫院質素的醫院認證計劃,亦被指衍生大量文書工作和考核,佔去診症時間。《財政預算案》撥款支持醫管局的工作,可以舒緩前線醫護的壓力,固然值得支持,但政府亦要注意這個機構的管理問題,否則只會犧牲病人權益。

民主黨要求政府增加醫療撥款,舒緩目前醫護人員面對的壓力。(余俊亮攝)

三、翻新公廁 不只「翻新」那麼簡單 
 
陳茂波同意在未來5年花費逾6億元,翻新全港大約240所公廁,改善通風等設備等。其實許多意見早就指出,單靠一筆過撥款,不足以解決公廁的問題。事實上,公廁有軟件、硬件之分,即使更新設備,這些硬件亦會隨着時間耗損,因此還要注意公廁的維修保養。當局除了應該改善外判制度,亦應在管理公廁上應設立一套標準,定時派員巡查監察,同時應加強宣傳,教育使用者。

四、科研開支不足 未見真正承擔
 
為了迎接「正主導一個新時代」的創科浪潮,陳茂波預留 160 億元專款,供教資會資助的大學添置必需的科研設備,又計劃向創新及科技基金再注資 20 億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政府有這種意識,向相關持份者注資,做法值得肯定,但須注意開支仍然不足夠的問題。
 
根據政府統計處在2018年12月公布的《2017年香港創新活動統計》,本港研發開支按年增長8%至212.8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GDP)僅0.8%。倘若參考世界銀行的資料,2015年全球研發開支佔GDP比率平均為2.227%,新加坡的比率在2014年為2.198%。據報,2017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已超過900億元人民幣,佔GDP的比率提升至4.13%,可見香港的情況實在令人汗顏。港府若下定決心發展創科,必須見賢思齊,增加撥款。

香港在創科領域的研發開支遠遠落後深圳,必須急起直追。圖為Airbus中國創新中心(設於深圳)開幕時的情況。(資料圖片)

五、交通規劃 竟仍「忘本」

眾所周知,香港交通擠塞嚴重,特別以多條主要幹道尤然。對此,政府再次提出電子道路收費,但仍然流於研究層面,不但只考慮中環地區的先導計劃,而且連諮詢細節都未能公布,貫徹那種「研究再研究」的官僚做法。

另一方面,放寬電動私家車「一換一」計劃無疑是正確方向,陳茂波亦承諾撥款1.2億元擴大政府停車場的充電網絡。但在推動環保交通的同時,他似乎忘記了一個根本問題:車輛過多。例如據2014年《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的推算,至明年,車輛增長率將為3.4%,但道路總長度增長率為0.4%。政府實應大幅提高非電動私家車的首次登記稅和牌照年費,並為私家車的總量設限。

香港的交通問題一直十分嚴重,亟待當局解決。(資料圖片)

六、一校兩社工可取 預算案少有的德政
 
青少年問題近年屢屢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學生自殺與虐兒個案時有所聞,致使前線駐校社工的工作量增加。如今政府宣布自2019/2020學年起,在全港460多間中學實行「一校兩社工」,相信可減輕駐校社工的負擔,增強青少年精神健康及提升抗壓能力。

七、稅基過窄 必須擴闊

一如以往,財政司司長未有全盤檢視香港的稅制,漠視資本市場扭曲操作底下的社會不公。特別是曾蔭權年代,當局推動金融業發展,產生了一批社會階層靠股息、利息和炒賣作為主要收入,避免繳付個人課稅,令本地貧富差距趨於尖銳。

就此,陳茂波應該在任內提出開徵股息稅和資產增值稅。一來,這樣可以擴闊稅基,令政府財政更加穩健,而不用過份依賴賣地收入;二來,這樣能夠實現稅制正義,令富者承擔更大社會責任。而早在1975年,時任財政司夏鼎基曾提出開徵股息稅,只因遭到當時的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及部分主要工商團體反對而擱置。現屆政府能拿出應有的勇氣嗎?

香港存在著一批收取股息,卻無須繳稅的人,有意見批評這並不公平。(資料圖片)

八、檢討稅率 拉近貧富

目前政府依賴利得稅、印花稅、薪俸稅和地價為收入來源,但利得稅偏低,而且累進機制尚未完善。

利得稅原本劃一稅率為16.5%,而林鄭月娥早前將利得稅分成兩級,公司首200萬元利潤的稅率減半至8.25%,便利中小企營商。然而,整體來說,16.5%稅率比起不少地區都算偏低,而且兩級制的累積未能更準確針對獲利豐厚的大財團,有違能者多付的原則。連本港首富李嘉誠也曾在2016年呼籲政府,提高企業利得稅1至2個百分點。連同薪俸稅在內,政府實應一併檢討這兩個主要稅制,以拉近貧富差距。

有團體和政黨在立法會外請願表達訴求。(余俊亮攝)

九、常設辣招 打擊炒賣

論到香港社會的最主要問題,或許要數樓宅炒賣。這邊廂,千萬人棲身劏房、貴租蝸居;那邊廂,不少人透過轉售和放租獲利。

政府在2010年11月推出額外印花稅(SSD),向購入物業後短期轉售的業主徵稅,並按購入至轉售間的年期長短設有不同稅率,成功使「摸貨」註冊宗數由190宗跌至44宗,往後數年陸續減少,幾乎絕跡市面。

陳茂波在預算案中表明,目前無意撤回辣招,可謂走對了第一步。但根本而言,辣招更應恆常化,以告誡社會自由放任地產市場的時代已經結束。在有為的政府管治下,住宅是市民基本的住屋需求,而非炒賣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