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訪問死亡工廠 種族主義尚未遠去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沒有親眼見證納粹時期的人類浩劫,但她亦跟前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和科爾(Helmut Kohl)一樣,並無迴避德國在戰時的道德責任。這名總理在位14年,在周五(12月6日)首次出訪鄰近波蘭克拉科夫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以紀念在大戰中遭到種族滅絕的猶太人。默克爾選擇在解放奧斯威辛75周年前夕,成為歷史上第三位到訪奧斯威辛的德國總理,其意義遠不只是民族和國家和平共處的象徵,更是要借古鑑今,警惕民眾極右勢力抬頭帶來的潛在災難。

奧斯威辛集中營是納粹最大規模的集中營,110萬人被殺。(Getty Images)

奧斯威辛集中營惡名昭彰,堪稱納粹集中營的代表。默克爾是次到訪戰時最具規模的「死亡工廠」,但她對反猶主義的警誡,其實更可早見於2008年。當時她成為首位在以色列國會發表講話的德國領導人,並談到德國人仍對其犯下的暴行感到「恥辱」,以及數次參觀德國境內的集中營和位於耶路撒冷的Yad Vashem大屠殺紀念中心。在位14年,已承諾不再參選的默克爾在此時此刻將大眾的目光再次引領向這段泯滅人性的歷史,或多或少亦與月前在德國發生的襲擊案有關。

10月9日,一名槍手欲意在猶太教的贖罪日(Yom Kippur),對德國東部城市哈勒(Halle)的猶太教堂施襲,擊斃教堂外的路人和烤肉店裡的顧客。根據案情,被捕的疑犯是新納粹分子,他更承認襲擊是受反猶主義和右翼極端主義所驅動。二戰後,雖然納粹主義已成政治上的禁忌,但卻沒有在德國消失,而是轉為地下組織,以希特拉的「繼承人」自居,試圖延續國家社會主義「使命」,並支持反猶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及種族主義等思想。據警方的資料顯示,去年德國跟反猶有關的案件較2016年增加近一成,達到1646宗,為近十年高峰,箇中涉及暴力襲擊的案件更上升了六成。

從政治層面來看,默克爾的擔憂絕對是情理之內。雖然主張排外、反猶的極右政團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2013年才成立,但不出數年,該黨在議會的聲勢已迅速壯大。在2017年德國聯邦議會選舉中,AfD首次跨越比例代表制的5%得票門檻,一舉奪得94個議席;在剛過去九月的州議會選舉中,AfD在薩克森州和布蘭登堡州分別獲得27.5%和23.5%的選票,兩者均大幅超越五年前選舉的表現。

另類選擇黨(AfD)的一場集會中,有支持者高舉反對難民的標語。(視覺中國)

經渲染的排他情緒成為仇恨

儘管有不少人認為,近年AfD冒起是拜默克爾在2015年向難民大開門戶所致,但另一項研究卻反指出,部分德國人排外的心態,早已蟄伏於難民危機爆發前。據社會學家海特邁爾(Wilhelm Heitmeyer )在2002年至2011年進行的實證調查,近半數受訪的德國人認為國內的「外國人太多」,三分之一受訪者甚至認為「黑人與白人之間存在自然差異」。因此,即使現時極右勢力抬頭,部分可歸咎於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但亦不該忽略人類排拒他者是與世俱來的「自然反應」之面向。

「我者」和「他者」之傾向本已存在,當排外情緒被渲染和扭曲,更會轉化為仇恨的種子,其潛在的力量或可是人類的浩劫。上世紀30至40年代,納粹對猶太人的抹黑、迫害和工業化的種族滅絕,不僅只是希特拉執意迷信雅利安人種的優越性而生成的結果,也同是立心不良的從政者為了團結民眾,而建構出來的虛假敵人。一如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曾假借一名外交官被殺,而將矛頭「包裝」成猶太人的陰謀,繼而發動「水晶之夜」,煽動暴民四處劫掠和毀壞屬於猶太人的地方,最終造成近千名猶太人無辜失去性命。

二戰遠去逾七十載,世人或許漸漸遺忘這段黑暗歷史。但從二戰後在盧旺達、波斯尼亞等地的大屠殺可見,人類對「他者」發動非理性殘害的「潛能」,仍是大眾必須謹防的邪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