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我們應思考如何讓經濟活動挺過疫情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除了危及各國人民的性命外,也對經濟造成極大打擊。一向以冷靜和穩定見稱的美國股市,也因疫情爆發而極速大跌至技術熊市,終結了11年的「長牛」,更歷史性地於短短10天內熔斷4次。各大經濟體為了挽救經濟都開始推出各種經濟刺激政策。然而隨着疫情在世界各地爆發,早日控制的希望變得愈來愈渺茫。各國政府和企業面對疫情,除了被動地等待疫情過去,還可以思考如何在疫情流行下「適者生存」。

全球大流行令到很多人不能出街和集會,這大大打擊至今為止的消費習慣。至現時為止,大部分地區的消費都以實體外出消費為主,包括到商場購物、外出旅遊、到娛樂場所消遣等。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疫情令到這類需要實體外出的消費活動停頓,對整體經濟自然有沉重的打擊。

消費是信心問題

當今社會約有半數以上的消費都並非必須性消費,故此人們消費與否很大程度上是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問題,而並非單純手上是否有錢。就像港府宣布將會向所有居民派錢一萬元,除了一些真的急需這筆錢糊口的家庭外,大部分人都會以經濟前景判斷如何使用。假如大部分人認為經濟前景暗淡,即使手上有錢,也會想儲蓄起來不作消費。

受疫情肆虐影響,市民減少外出消費意欲,葵涌廣場租戶亦大受影響。(曾雪雯攝)

消費信心與就業兩者基本上是緊密關連:欠缺就業安定的人都不想胡亂消費;相反,如果有安穩收入和住所的人,消費自然比較大膽。當下消費繼續停頓,就會影響到需求,繼而會有企業結業或裁員,反過來又會令消費更為不振,形成惡性循環。

要根本改善經濟景況,必須刺激需求和穩定就業。包括香港在內很多政府在推出挽救經濟措施時,基本上只考慮如何幫助現有的企業渡過時艱。然而,以現在疫情爆發的情況而言,全球疫情可能在6月前也無法大致受控,傳統消費活動的停頓很可能遠比兩個月前的預計要長久。「時艱」既然要比想像中要長得多,而社會要回復正常似乎要一段更長的時間,這種救市政策似乎有守株待兔的感覺。

內向型消費的機會

如何在疫情下改善需求,值得各政府思考。疫情爆發後,其實有一些企業突圍而出,例如口罩等醫療用品的需求急增,不少國家已經急忙在轉換產能到醫療用品的生產線上。除此之外,一些可以遠端消費的工具亦突然需求急增。之前甚少人知悉的遠端會議程式Zoom在疫情爆發後大收熱捧,應用於企業開會、學校於網上授課等。電商如中國的淘寶和美國的亞馬遜也迎來了一陣景氣。亞馬遜因訂單急增,早前更增加了宣布要增聘10萬名員工處理。另一方面,國內手遊巨人騰訊的手遊業務亦普遍被認為受到疫情刺激而獲一些評級機構提升預期。

騰訊去年第四季盈利按年多賺52%。(路透)

不能出街或聚會必然會打擊一些消費,例如有女士表示在家中便不需要購買化妝品、衣服、名牌等「裝身」,消費自然就少。但這並不一定代表社會無法適應這些改變。事實上,社會中不乏一些不喜歡外出,生性內向的人,他們其實也有他們的需求市場,只是外向型的消費長久以來主導了市場,令這類內向型消費的需求不受重視。既然留在家中將會持續一段時間,社會可以思考如何好好利用機會,思考內向型消費的可能性。以香港為例,現時出街消費的方式五花百門,但在家中能夠做的非常有限。即便在現時可以在家中消費的項目如網購、外賣、遊戲等,其平台都非香港公司,無法為本地製造就業機會。

如今的科技水平足以改變很多既有的習慣。網路連接可以改變資源取得的途徑,人們溝通的方式。尤其以香港這種幾乎沒有工業的城市,在家工作的可能性尤其大,非接觸性的服務理論上並非不可能實現。只是,長久以來香港沒有利用科技改變消費的意識,亦欠缺相關人才。

人類由原始人時代開始,已經知道適者生存的道理。與其怨天尤人或是守株待兔,何不藉此改變自我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