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飲酒比生命重要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港府周一(23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即將修例,禁止全港約8,600間領有酒牌的食肆及酒吧供應或售賣酒精飲品。「禁酒令」消息公布之後引來社會激辯。一方面酒吧業界憂心生意,有不少店舖已面臨倒閉。但另一方面,不少酒精愛好者如聞訃告,飲酒大過天的習慣,在疫情之下令人擔憂。

將進酒 停一停

飲酒文化以千年計,疫症當前,要港人停飲也看來不易。自政府宣布禁酒令後,各家超市、便利店的酒類貨品漸見搶手,可幸是酒精不算生活必需,之前搶米、搶廁紙的畫面並未出現。據網上購物平台所見,酒類貨品價格暫無大幅波動,購買過程亦算順利。

不過疫症當前,酒最好少飲為妙。不論是香港政府,抑或是不同的醫療專家,過去都多次呼籲市民應該避免聚餐,減少出入人多地方。飲酒期間市民既難佩戴口罩,談得興起又不時「口沫橫飛」。雖然朋友喝酒不一定如特首所言「飲醉少少會有親密行為」,但飲酒期間社交距離極近,一旦酒局有人中招,相信其他密切接觸者也難以幸免。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早前進行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透過飛沬可以在空氣存活至少3小時,沾附在部分塑膠不鏽鋼物料上更可存活多日。而部分個案,患者更會出現無病徵感染情況,不自覺下已令身邊親朋中伏。在政府正式就「禁酒令」立例之前,要避免疫症社區爆發,始終依靠市民自律,不能自覺「無病無痛」便肆無忌憚。如因三杯兩盞淡酒不敵新型肺炎,可真是令人傷心。

衞生防護中心指越來越多確診患者曾報稱前往蘭桂坊,不夜城近日顯得冷清。(羅君豪攝)

避過禁酒 自作聰明

禁酒的目的,本意是為減少聚集所形成的傳播風險,紓緩應對疫情的醫療壓力。政府宣布酒吧禁酒,但不少市民卻見招拆招,有人去超市買酒,有人「轉場」去屋企、去Party Room,也有人選擇不喝酒,轉而喝咖啡、去餐廳。說穿了,要增加社交距離,始終還看大家是否有心。

市民運用小宇宙或許可以避過「禁酒令」,但不保證能夠避過新型肺炎。無容置疑,喝酒並非傳播疫症的唯一途徑,但市民應該由暫停酒局開始,逐步與其他人減少社交接觸,包括唱K、聚餐等。面對疫情,市民也可出一分力,一起減慢疫症漫延速度,讓醫療系統有充足時間消化患者。這是我們絕無僅有可以「安坐家中拯救世界」的機會,市民應該聽從醫學專家呼籲,盡力留在家中。

英國在上周五(20日)已宣布酒吧、夜店、咖啡廳等開始暫停營業,只提供外賣服務。不過在措施落實之前,反而引爆了英國人的酒癮,群眾把握機會在「最後一夜」狂歡盡興,頓時酒吧人頭湧湧,空間擁擠,更有不少人依然不戴口罩。關閉酒吧本為防疫政策,市民不自律,反而令其成為疫症傳播的溫床。禁酒在即,香港市民應引以為鑒,趕在大限之前約人喝酒並不要得。如果能夠保持健康身體,這又怎會是最後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