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禁煙打中國」論太丟臉!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可立小學一名老師進行小二常識科網絡教學時聲稱,英國在1840年為了消滅鴉片,向中國發動戰爭。事件觸發熱議,校方隨後承認影片內容有誤並致歉。涉事老師據報專教數學,未必受過歷史學訓練,但鴉片戰爭的基本脈絡、是非對錯應該一般人都能分辨,更何況是傳道授業的老師?如果他連相關知識也不具備,校方的授課安排就顯然存在問題,必須清楚交代;如果這位老師是故意扭曲歷史,那其操守極有問題,理應受到批判。

鴉片戰爭深刻影響香港歷史進程,了解這段歷史是每一位市民的責任,對於當中的是非曲直,要有準確把握,絕對不能含糊。如此來看,那位老師完全不及格——他聲稱「由於英國發現中國當時很多人吸煙,吸食煙草,這個問題相當嚴重,所以他們為了消滅這些叫做『鴉片』的物品,就發動了這場戰爭。」言下之意,英國不是侵略者,而是正義的一方。

從任何角度看,英國發動的是一場侵略戰爭,毫無道義可言。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嘗試打開中國市場,只是其生產的毛織品、鐘錶,玻璃,以及來自印度殖民地的棉織品在中國需求不殷。相反,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在英國卻很受歡迎。為了解決貿易不平衡,一些無良的英國商人於是向中國傾銷鴉片——一種容易令人上癮的「商品」。

可立小學一名老師進行小二常識科網絡教學時聲稱,英國在1840年為了消滅鴉片,向中國發動戰爭。(網上短片截圖) 

對中國來說,鴉片湧入的結果不只是「白銀外流」,還引發民生、道德上的危機。林則徐在1838年上疏道光皇帝時形容:「內地膏脂,年年如此剝喪,豈堪設想?而吸食者,方且呼朋引伴,以誘人上癮為能,陷溺愈深,愈無忌憚。儆玩心而回頹俗,是不得不嚴其法於吸食之人也。」顯然,發現「問題相當嚴重」、希望「消滅這些叫做『鴉片』的物品」的,並不是那位老師口中的英國,而是中國。

片段上載後,網絡上出現不少為那位老師辯護的反智言論,包括「你唔買,人地點賣比你呀」、「英國佬於珠江口對開公海賣鴉片,無人迫你買」、「沒有鴉片,哪有香港」 。這些或許只是出於對當下中港政府有所不滿的情緒性言論,但這不應成為顛倒是非的藉口。無論如何,鴉片戰爭究竟誰是誰非,可謂一目了然。該名老師犯下低級錯誤,如果是學藝不精,恐怕應該考慮轉行,不要再誤導學生。假如他是網絡言論所指的基於個人政治立場而美化英殖,那就是失德,更不應再執教鞭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