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市場競爭才令市民得益?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第二階段消費券登記在下月開始,各電子支付工具商近日宣傳「搶客」。八達通雖為第一階段的「大戶」,但因應新對手進場加上不少客戶埋怨要分批領取,管理層在本周二(14日)除了推出多項優惠「留客」外,亦表示日後會提升記名用戶儲值額。政府引入更多支付工具商,八達通感受到競爭的壓力而調整功能,追近對手,實為消費者的好事。然而,其他民生行業縱使競爭者眾,消費者卻未必能感受競爭好處。政府要透過促進市場競爭令消費者得益,確保商業市場運作要禆益社會。

香港發展流動支付的過程較其他城市慢,一大原因是過往政府推動乏力,而當現金、八達通和信用卡佔據市場主要部分,市民缺乏誘因選用流動支付,相關工具商難以進入。及至新冠疫情激起網購風,政府亦為振興經濟推出電子消費券,終於改變流動支付格局。

推動是一回事,落實是一回事。八達通在派發消費券時迎來難題,即3,000元儲值上限。坊間一直認為是政府的打擊洗黑錢條例限制了八達通儲值額,直至政府在本月初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才澄清消費券非黑錢故不受上述條例規管。那麼,八達通卡不只可因應消費券派發而調升儲值上限,而且未來只要用戶具名亦可提升儲值上限。

八達通表示得悉政府消費券不違反3,000元上限規定後,正審視法規,最快年底有機會將消費券的限額提升。(資料圖片)

不論政府和八達通公司在落實派發消費券時是否沒有弄清法規,客觀結果就是近400萬用八達通發記的市民要分批拍卡才可領取消費券。每個用戶多拍一兩次卡雖算小事,但也揭示政府在與八達通公司商討執行細則粗疏,未有事前盡量便利用戶。

競爭要裨益消費者才具意義

法規問題如今總算清晰了,八達通日後在功能上將追近同業。香港商業交易頻繁,市民企業渴望更省時便捷的交易方法。流動支付工具商愈多,工具商會透過改善技術競爭客戶,更迎合市民消費習慣,進而令整個社會受惠。我們體會了政府引入競爭來激活電子支付的角色,然而,其他行業即使參與企業眾多,表面上存在競爭,但消費者受益仍有限,甚至長遠承受苦果,得益的只有參與企業。

一個明顯例子是超級市場。超級市場之間雖然存在競爭,但消費者委員會調查發現,去年6月至11月幾大超市的糧油肉菜價格同樣錄得升幅,而優惠貨品數量漸漸減少,消委會呼籲市民貨比三家。另外,本地車用燃油價格近年升多降少,不少企業和車主叫苦,消委會質疑油公司所稱的投標價高不能解釋油站牌價一致。

市場失靈 政府要積極介入

不得不提的還有地產行業。單計在地產建設商會的會員就有數十個,理想的競爭結果是提升買家居住質素,但實際上,即使大小財團在投地或者爭奪客戶時有競爭,但大家看見的反而是市民要爭着「入飛」買樓,單位銷售反而鮮見因競爭而下調價格,普羅大眾只能做半生樓奴,而大部分財團從物業發展獲厚利。這是否市場競爭的應得結果?政府不能只知從稅收和地價收入把房地利益歸公,卻不設法調整市場運作來解放樓奴。

競爭未能達致社會進步,不一定是行業成員擺明合謀壟斷。不同行業有不同原因,但當市民感受不到競爭的好處,政府要主動出擊查個究竟,改革行業結構。例如競爭事務委員會在去年底和今年初表示已燃油價格展開反競爭行為調查,那麼在其他行業會否有同樣嫌疑?政府廣建售價較低的居屋,即使不是直接針對地產財團,至少市民有更多居住選擇,減少爭逐私樓。同樣道理,興建政府更多公眾街市,助市民減少依賴超市。國家總理李克強囑咐候任特首李家超要「着力解決與市民大眾切身利益相關的突出問題,努力破解民生難點痛點」。由數碼支付到樓價油價,新政府要為市民維護民生消費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