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藝術家用膠紙框起示威痕跡 「如果粉飾太平是藝術」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粉飾太平,是形容把黑暗混亂的社會局面裝扮成太平盛世,從而令人們習慣、淡忘的行為。但當人們習慣了這種不正常,又是否正常?
過去一年,全港各區的街上牆上出現塗鴉,地上磚路被掘走變「沙漠化」,政府用上各樣的方法粉飾,但從沒回復原狀,除了從都市美感而言顯得突兀,也有如掩耳盜鈴。90後本地藝術家梁洛熙用顏色膠紙,將這樣的一個個角落框起成為「藝術品」,「呢啲位初初睇落大家都會覺得好樣衰,但慢慢大家又開始覺得睇慣咗、冇乜嘢」。 他說,要將政府的粉飾太平再度粉飾,只希望旁人看了之後,對現實不要麻木也不要習慣。
攝影:黃舒慧

+1

走在旺角鬧市,街道上被粉飾過過的痕跡隨處可見。為了抹掉塗鴉而重新上色的牆身、只灌上石屎沒有重新鋪磚的行人路、鐵欄空隙之間繫着的黃色膠鏈......這些以清潔劑、石屎、油漆作為媒界的「作品」,奈何總與都市內街邊的人與車格格不入。近日這些街頭角落相繼被人用四條顏色膠紙框起,旁邊則有紙牌仿傚現代藝術品般寫上作品標籤。它們的作者是90後本地藝術家梁洛熙(Giraffe),他更在網上發起「粉飾太平香港」的行動,鼓勵大家一同跟隨,「其實現今社會狀況真係醜態百出,但人人都習以為常」。

+2

框起街中突兀角落 「其實呢啲嘢並唔正常」

梁洛熙指,整個意念源於在中大修讀藝術碩士時的一份功課,題目是「如果XX是XX」,「 一開始個構思係好複雜,後來有個大眾化同近身啲嘅諗法。我哋會覺得旺角好多嘢都整到好礙眼,但幾個月後開始習以為常......我想將呢啲嘢挖返出嚟,提返大家,其實呢啲嘢並唔正常」。他以「如果粉飾太平是藝術」為題,將這些突兀的畫面框起,在標籤上寫上作品年份(2019至2020年)、方式(石屎、清潔劑,甚至徒手撕)、作者(香港政府或市民),再標上「作品」的大約尺寸,「希望其他人行過時都會留意到,唔應該因為時間耐咗就忽略件事」。

「太子站之前有人貼文宣,可以清得一乾二淨;差館門口啲塗鴉,會用返同幅牆同一隻色嘅油漆復修,整到好靚你唔會覺得係被燒過,但旺角就係凹凹凸凸。梗係啦,得我哋行之嘛,佢哋(政府官員)點會行?」梁洛熙將這些「凹凹凸凸」形容為「礙眼」,認為只有政府眼中重要的地方才會獲得認正的粉飾,如警署需要裝潢得體,如太子站因「831事件」鬧得全城熱議,而平民地帶即使是如旺角街頭般的重災區,則不會有人理會,因此他選了在旺角區佈置共四個作品,「想話畀大家知,藝術並唔係好遠好離地」。

選了在旺角區佈置共四個作品,梁洛熙希望大家不要對這些礙眼的角落和社會問題習以為常。(黃舒慧攝)

粉飾太平#5 方式:徒手 作者:香港政府和一些人

但貼地的街頭藝術,就預了會有其他人「參與」。放置作品後的翌日,梁洛熙回到四個角落,發現膠紙和紙牌幾近全滅,當中在豉油街行人隧道內,本來框起了一些遺留下來的噴漆痕作為系列中第三個作品,其後中間竟多了一個新的塗鴉。原來是一名支持者專程前來進行「crossover」,「我會話成個過程係一個故事,一開始我喺牆上面痴膠紙,放上網之後有人注意到,下晝發現個紙牌畀人撕爛,夜晚再發現有人crossover畫另一個塗鴉......到現時啲膠紙全部畀人撕走晒,如果冇呢個塗鴉,可能我都搵唔返個位」。

這天,他在隧道內同一個位置上製作了「粉飾太平」系列的第五個作品,記低三號作品被徒手撕掉,記低這處香港政府和一些市民都有參與製作這個新的突兀角落。擔任全職藝術家三年有多,梁洛熙過往的作品多以舊物作為主題,包括用上白蘭樹葉、硬幣、手寫繁體字作為藝術媒界,「今次主要係形式上唔同,以前嘅作品唔會因為場地而有改變、成長,但喺度街度就變數很大,預咗會畀人去搞、或者畀人去參與,件事會愈來愈靚都唔出奇」。

坊間對「粉飾太平」的迴響很大,但梁洛熙認為作品沒有文字不算「文宣」,稱之為「藝宣」(藝術宣傳)又略顯奇怪,「冇所謂啦,希望可以作為另一種提醒人嘅方法,睇到之後會反思一啲嘢,但反思啲咩就自己諗啦」,他笑說道。

他強調,藝術並非「好遠好離地」之事。(黃舒慧攝)

各區零星呼應 內地人微博分享「平太飾粉」

除了自行製作,梁洛熙也歡迎和邀請其他市民一同參與「粉飾太平」系列。現時各區都零星見到有人跟隨,炮台山、荃灣、觀塘、九龍城、洪水橋、石圍角、將軍澳、屯門、大圍都有人在製作後,將作品拍照傳回梁洛熙;更有內地人敢於在微博以倒轉的四字「平太飾粉」,避過篩查分享這些作品。梁洛熙坦言,自己不是社運人士,只是一個普通藝術家,因此也不擔心會被政府針對,「可能會罰錢,可能要坐48小時......但我又唔係黎智英個level,佢都到今日先比人拉到。如果到時真係煲到好大,政府知道咗我嘅存在,咁就到時先算啦」。他認為,大部分關乎社會的藝術,通常都會站在政府反方,難說害怕,「到時咪可能再用另一種方式,例如用膠帶圍住自己,做另一個『粉飾太平』囉。」他笑說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