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字棚」到高樓大廈 港鐵站設藝術品重現調景嶺歷史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對於調景嶺的印象,大部分人或只知道它是西貢區的一個新市鎮。但這片背山面海的土地,原來曾是個滿載歷史故事的地方,更曾因不少台灣難民和官軍逃來,而得到「小台灣」的稱號。近日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與港鐵公司合作舉辦「想像調景嶺」藝術展覽,在站內以壁畫和藝術座椅重現調景嶺區的歷史及建築文化。學生們指,作品背後的靈感來自調景嶺的社區特色和歷史,而在創作過程中,他們亦重新發現在校園以外、調景嶺區的另一面貌。

調景嶺是將軍澳的第三代香港新市鎮之一,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普查數字,區內人口有5萬人。調景嶺的歷史悠久,早年曾經是軍事據點、漁村和寮屋區;在6、70年代起發展成為倚山而建的社區,建有徙置區、住宅大廈及不同社區設施,到8、90年代填海發展成為新市鎮後,政府積極於區內興建公屋、居屋和發展私人屋苑,並於沿線發展公共交通網絡。

40米長壁畫勾勒具代表性建築物圖形

調景嶺港鐵站內平日的人流不少,當中有不少知專學生都會乘搭港鐵往返在調景嶺的校園。站內近日多了一些藝術裝置,原來同樣出自一班同學的手筆。40米長的壁畫作品《蛻變中的建築 (Architectural Evolution)》,以燒焊工藝概念勾勒棚屋、木屋等調景嶺區內具代表性建築物圖形。負責設計的視覺傳意高級文憑學生馮諾瑤指,作品約用了半年時間製作,在搜集資料期間,她對書中某點印象尤為深刻,「當時70年代有居民指,無論喺山嶺定海面都見到調景嶺呢個地方,佢形容係好似一個大迷宮咁,因為當時居民都係按自己心意決定起屋起喺邊度......講迷宮就諗起線條,所以會諗到用最簡單嘅線條,勾畫返1950年到現時嘅調景嶺建築物。」

馮同學指,自己居於南區,過往前來調景嶺上學也只是望到知專校舍,此外已沒其他印象。但她希望用長卷壁畫形式,呈現調景嶺百多年來的建築演變歷程,「幅畫用咗啲有代表性嘅建築物去設計,例如1950年係『A字棚』(政府為安置難民以油紙搭建簡陋的A字棚屋),到60年代係小木棚、大棚屋,去到現時係HKDI咁。」她又指,從書中得知當時很多調景嶺居民都是國共內戰時、國民黨逃難來香港的人,當時只靠西方傳教士援助和教育,政府的支援反而很少,「但係佢哋仲可以堅定地留喺度生活,我覺得好佩服。」

不同年代房屋類型變身座椅

至於站內的藝術座椅創作《轉化歷程 (The Transformation)》,同學們則根據了區內不同年代的房屋例如寮屋、水上棚屋和高樓大廈,設計出具備座椅功能的藝術品。設計團隊是5位知專視覺傳意高級文憑學生,包括APO Kyra Lan、陳俊汝、陳采欣、何兆豐及羅美婷。他們表示,平日在調景嶺放眼所見均是高樓大廈,翻查舊相片時才得知以往區內有不少沿海興建的寮屋區或水上棚屋,「發覺50年代的房屋雖然比較擠逼,但係比較有人情味,例如嗌屋企人食飯會聽到跑上嚟,隔離鄰舍都認識大家。」他們指,在作品中亦希望表達這種情懷。非華裔的團隊成員APO Kyra Lan亦表示,設計過程中能得知歷史故事十分有趣,同時對作品能入圍及被選中放在月台感到十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