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致蝴蝶北移 本港現七新品種 環保團體擔心:有得必有失

撰文:黎倩婷
出版:更新:

香港今年發現新蝴蝶品種「大豐收」,出現近7種新的品種,環保協進會對此情況卻表示極度擔心。今年發現的新蝴蝶種類,大部份品種由東南亞地區遷移而來,團體指情況反映出地球暖化問題嚴重,香港的氣候也變得越來越熱,令蝴蝶遷移到埗,希望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儘量減少碳排放。除蝴蝶品種增多外,亦在香港發現兩款罕見蝴蝶,但同時近年來一些本地的常見品種卻逐漸消失,團體形容情況「有得必有失」。

溫度線向北移 影響蝴蝶生態

由於氣候變化嚴重,蝴蝶的生態與居住地也受之影響。鳳園蝴蝶保育區顧問委員潘瑞輝表示,由於香港今年的春天近乎消失,且冬天變得短暫,香港的天氣變得越來越炎熱,令到原居於東南亞地區的熱帶蝴蝶遷至香港,「溫度線向北移,因此蝴蝶也跟著向北遷移」。

+5

新品種蝴蝶原居地來自印度及泰國等東南亞地區

潘瑞輝指,香港屬於亞熱帶,適合溫帶及部份熱帶的蝴蝶居住,蝴蝶會因居住地的氣溫是否適合而選擇遷移,事次發現的新品種大多原居地為印度、泰國等東南亞地區,經鑑定後確認分別為紅灰蝶(Lycaena phlaeas)、斜紋綠鳳蝶(Pathysa agetes)、大二尾蛺蝶(Polyura eudamippus)、白襯安灰蝶(Ancema blanka)、珍灰蝶(Zeltus amasa)、卡環蛺蝶(Neptis cartica)、青園粉蝶(Cepora nadina)。潘瑞輝表示,這是超過三十年來首次在一年內發現如此多的新蝴蝶,以往都是偶有發現一至兩款,相信與氣候變化有極大關聯,這些新品種都未曾在香港被發現過。

環保協進會總幹事邱榮光指,「蝴蝶帶畀我哋一個好重要嘅訊息,天氣暖化得緊要,連我哋嘅蝴蝶品種都由南面較熱既地方,好似泰國、馬來西亞咁遷徙嚟香港。」邱榮光另指,是次發現的新品種蝴蝶變成了本地的品種,而非短暫停留,因為新蝴蝶有繁殖及擴展的趨勢,在香港多個地方都能發現新品種的蹤影。

有本地蝴蝶品種逐漸消失

潘瑞輝表示,今年出現了兩款極為罕見的蝴蝶,包括已有消失了十年的帥蛺蝶(Sephisa chandra)及斯米玳灰蝶(Deudorix smilis),斯米玳灰蝶更在多個地點都有記錄,如草山、大埔滘及利安等。

潘瑞輝另指「有得必有失」,雖然香港的蝴蝶品種變多,但有些原有的本地品種卻逐漸消失,包括枯葉蛺蝶及波紋黛眼蝶。潘瑞輝表示,枯葉蛺蝶在最近十年完全消失,有機會是向北移,另一種波紋黛眼蝶的出現次數則每年遞減,數年前在龍鼓灘可以一次見近六隻,但現在一年出現不超過十次,情況猶如「溫水煮蛙」。

促大眾關注氣侯變化 盡量節能

邱榮光表示,根據天文台的數據,本港極端降水事件、酷熱天氣(攝氏33度或以上)、熱夜(攝氏28度或以上)的日數增加,以往一年中只有一至兩天的酷熱及熱夜天氣,今年分別錄得約17天及23天,寒冷的天氣(日最低氣溫攝氏12度或以下)則縮到15天以下。是次希望藉蝴蝶的遷移作信差,希望將氣侯變化變得嚴重的訊息帶出來。邱榮光表示「碳中和」刻不容緩,希望市民在生活中節能,例如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冷氣調至適合的溫度,「每個人減少少,積埋就可以好多」,亦建議政府多推廣可再生能源,盡快落實已討論多時的南部及西貢風力發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