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辧九巴招聘講座 非華裔車長拆解宗教迷思:食大家樂食到怕

撰文:莫家文
出版:更新:

共融不是「得把口講下」便能達成。九巴今日(20日)在九龍清真寺舉辦開放日暨就業講座,招攬非華裔人士應徵前線工作崗位,同時邀請不同社會界別人分享,有立法會議員憶述早年在企業工作時目睹人事部「一睇到CV(履歷)唔係中文名就刪走咗佢。」認為香港社會正經歷結構性人才外流,少數族裔有其優勢存在,應擴闊其工作機會,亦有獲聘非華裔車長解釋外界誤解穆斯林一日要拜5次,齋戒月飲食又有諸多限制,實情可彈性與僱主商量,笑言「食大家樂魚柳飯食到怕!」日後會介紹更多同鄉入行。

首度在清真寺舉辦開放日暨就業講座

九巴獲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協作,今日(20日)首次於九龍清真寺舉辦開放日暨就業講座,向非華裔人士推介九巴服務,讓有意加入九巴的非華裔人士可即場填表及面試,同場有非華裔車長、維修部職員分享工作經驗。

現年25歲駕駛74X及80號路線的車長亞飛(Khan Altaf),能操流利廣東話,曾任職田徑教練、廚師、外賣車手等,但工作不穩定及沒有保障,大約8個月前加入九巴成功通過考試任職車長,他指眼見同鄉只能做外賣車手、地盤工或保安等工作,車長福利及保障更佳,他亦成功介紹朋友入行。

以往香港僱主「怕麻煩」不願意聘請少數族裔人士,與宗教規定有一定關係,例如穆斯林一日要禱告5次,飲食又有嚴格限制,牛羊雞需奉安拉之名然後屠宰,否則不能食用,豬肉亦被視為不潔禁吃,但亞飛指以他為例任職早更車長返5放2,可以在上班前提早禱告,即使上班中進行,亦只需在一個乾淨的地方擺放地毯即可,毋須僱主額外提供一個禱告房,他又指為了遷就飲食,有時會自行帶食物,亦可在當更休息中途出外午膳,笑言「食大家樂魚柳飯食到怕!」認為所有事情均可與僱主協商,只要主動溝通便可達成共識。

議員早年見證非華裔不被社會接納:佢哋都係香港人

另一名正受訓的23歲車長莫浩生(Mohammad Hussain)便由亞飛介紹入行,他在香港土生土長,中小學均在本地學校就讀,雖然廣東話不流利但能夠完全聽懂,他稱疫情初期當外賣車手,月入雖然一度高達27,000元,但其後疫情穩定後,外賣平台接單價錢愈見走低,加上愈來愈多人加入競爭,很多時維持收入需要延長工作時數,「冇單就冇錢」,自己婚後亦需要一份穩定工作,於是上月應徵車長,目前已通過第一階段路試,正開始熟習29m及9號等路線訓練。他稱訓練導師教導他開車時會中英文夾雜,「有時我不懂如何用中文理解意思,師傅會改用英文教我,雖然我唔識睇中文,但我可以透過英文路線理解各個站頭,加上駕駛路線會遷就喺我居住地附近,所以更容易熟習路線。」

立法會議員林琳稱早年未擔任區議員公職之前,曾在澳洲升學回流在本港企業工作,目睹人事部「一睇到CV(履歷)唔係中文名就刪走咗佢。」認為政府推動社會共融,並非只是讓社會接受觀念那麼簡單,而是在民生事業推動做起,擴闊居港少數族裔人士的就業工種,讓他們被大眾普遍看見,減少偏見與誤解。「簡單啲嚟講佢哋都係香港人,攞香港身份證,香港出世, 有啲五代人已經喺度生活…好多行業都可以唔係由種族釐定你做唔做到呢份工,而係由你個人能力出發,點解有啲工種唔去諗?」

九龍公園站改命名九龍清真寺站

她又稱,香港社會正經歷人才結構性外流,本地少數族裔人士正好填補職位空缺「 唔少行業都講請人有困難,佢哋一路都喺度,只係大家唔知點樣去reach(發現),咁先可以充份利用本港人力。 」認為今次與九巴及相熟的香港族裔共融聯會秘書長利哲宏促成開放日與招聘講座,日後亦可鼓勵更多企業招聘少數族裔青年,拓展他們的人生職涯規劃。

九巴目前已聘請16名非華裔員工,除今日在清真寺專設招聘講座外,同時宣布將為目前「九龍公園」站改為命名「九龍清真寺」站,以突顯九龍清真寺作為香港地標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