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城門河浮式太陽能系統啟用 造價230萬元 可抵禦超強颱吹襲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政府積極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其中渠務署在香港各水利設施中研究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以期達到「地盡其用」目標。近月,渠務署選定沙田城門河近瀝源橋一帶作浮式太陽能系統試點,測試河面能承受的電場環境及系統在惡劣天氣下能否固定在相應範圍,由於安裝模擬系統有一定難度,故造價高達230萬元。

第一階段料試驗半年,渠務署稱系統以能防禦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的風力作設計準則,本月初熱帶氣旋木蘭襲港,系統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渠務署指,首階段試驗期後便會推行第二階段,增加系統規劃,預計每年能提供3萬度電,供附近政府設施使用。

近月,渠務署選址沙田城門河近瀝源橋一帶作浮式太陽能系統試點,以測試河面能承受的電場環境及系統在惡劣天氣下能否固定在相應範圍。渠務署指,安裝模擬系統存有難度,故造價較貴達230萬。(盧翊銘攝)

6塊太陽能板模擬浮式太陽能發電 河底有90噸重石錨繫穩

沙田城門河浮式太陽能系統第一階段試點計劃於8月初正式啟用,施工時間歷一個月,造價230萬。系統佔海面面積55平方米,共安裝上6塊太陽能板,用於模擬將來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河底一共放置了10塊各9噸重的石錨以繫穩浮台。系統呈長條狀並位置於河道正中間,留有兩邊水道讓船隻行駛。

沙田城門河浮式太陽能系統第一階段試點計劃於8月初正式啟用,施工時間歷一個月,造價230萬。系統佔海面面積55平方米,共安裝上6塊太陽能板,用於模擬將來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盧翊銘攝)

第一階段料試驗半年 低反光率太陽能板沒嚇走鳥類

負責工程的渠務署機電工程師蔡偉杰指,城門河浮式太陽能系統第一階段料試驗半年,用於測試系統在惡劣天氣下的安全及穩固性,以收集數據為日後於河道推展大型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提供參考 。在系統落成前,渠務署曾諮詢多方持份者如綠色團體、居民及船道使用者等。

蔡偉杰表示,系統使用低反光率太陽能板,基本不會有任何反光問題,亦未有嚇走鳥類,更有鳥類願意在太陽能板上停留。在海上構築物符合海事處要求,有浮標以提醒船道使用者,亦沒有對水質造成影響。

負責工程的渠務署機電工程師蔡偉杰指系統設計能承受2018年颱風山竹的每小時285公里風速,亦於8月初曾遭受颱風木蘭吹襲,系統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盧翊銘攝)

以防禦2018年山竹風力作設計基準

蔡偉杰指,由於第一階段是以研究性質為主,故太陽能系統並未有接駁電網,但推測可提供一個3人家庭的一年用電量。另外,系統設計能承受2018年颱風山竹的每小時285公里風速,亦於8月初曾遭受颱風木蘭吹襲,系統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他續指,選擇城門河的原因是其附近途人及遊人眾多,而渠務署認為於瀝源橋一帶助教育意義,有助於加深市民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認識和支持。此外,瀝源橋附近有較多的政府設施,日後可利用太陽能板所產生的可再生能源供這些設施使用。

安裝模擬系統躉船須穿過六條橋才可施工 故造價較高

第一階段系統造價達230萬,對於模擬系統來說是相對較貴。蔡偉杰解釋這是源於大型工程車沒法駛進河旁進行工程,使所有工程器械及物料須先運送到相近的沙田污水處理廠,再吊到躉船上,後再用接駁拖船,躉船才能經水路施至城門河的施工位置。拖船和躉船由水路進入城門河至施工位置須穿過六條橋,當中每條橋都有不同的高度限制及受潮汐漲退影響。

由於通過橋有高度限制,故於躉船上的起重機械需要特別設計才能通過。然而,該種設計的起重機械並不足以吊起每塊9噸重的錨塊。最終需要制作每個約3噸重的石屎籠組件,把石屎籠放置在施工位置後才投入石屎磚,製成9噸重的石錨以穩固浮式太陽能系統。

擬明年初展第二階段 足以應付9個三人家庭全年用電量

蔡偉杰提到,在完成半年的試驗階段後便會步入第二階段,預計在明年初把上址系統沿上遊把面積增加至400平方米,涉60塊太陽能板,料每年總發電量約3萬度電,即為9個三人家庭的全年用電量,並全數用於附近的政府設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