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士丹頓街活化完成重現舊日足跡 市建局邀營運者管理共居項目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市建局近年多次推展中環舊區重建項目,其中永利街/士丹頓街重建項目亦飽受爭議,惟最終市建局終放棄大規模重建方案,改為活化唐樓群。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26日)撰寫網誌,指項目內位於士丹頓街和華賢坊西的九幢樓宇已完成復修,將引入「共居」計劃並短期內招標邀請營運機構管理。

+14

士丹頓街/永利街重建項目早於市建局前身的土發公司年代已開展,但及後因社會對保育舊樓聲音日漲,加上電影《歲月神偷》叫好叫座,市建局多年前已宣布保育其中永利街地盤的唐樓群,其後亦因應社區人士反對,保育項目內餘下的唐樓。

韋志成在網誌表示,經過接近兩年的施工,活化工程已經完成。市建局將在短期內為「共居」項目的營運者進行招標,以物色具經驗和能力的機構合作夥伴,與市建局共同管理和營運建築群,首階段為期五年。

計劃渉38個共居單位 共用廚廁

他又介紹活化後的情況,各層住宅單位將重新佈局,改劃成38個不同大小的單人或雙人「共居」單位。視乎各樓層的實際面積和結構樑柱的位置和分佈,每樓層大約設有兩至三個單位,每個單位的空間足夠擺放床鋪和日常傢俱,而每層設有共用廁所、浴室和廚房,讓該層單位的居民使用。

而市建局團隊亦進行一系列改造重設工程,包括增設水缸、更換排水系統,接駁光纖網絡以及加裝電壓較高和電流更為穩定的三相電源,以應付每層單位安裝冷氣、熱水爐、電爐、洗衣機和網絡裝置等所帶來的電力需要;同時,亦加裝公用設施管理系統,協助物業管理人員監控公用設施的使用狀況,提升日後樓宇管理和維修保養的工作效率。

重現「上海批盪」 展示老店「寶賓茶室」招牌

韋志成又說,特意撥出三個地方,翻新成兩個社區共享空間,方便居民舉辦不同活動。其中,在獲評為歷史建築的士丹頓街88號,一樓的單位改造成以「唐樓體驗」為主題的共享空間,並保育原址唐樓外、內不同的建築特徵元素,包括昔日以傳統「上海批盪」工藝方式、展示老店「寶賓茶室」店名的外牆飾面、樓梯以及室內的紅磚牆身和花紋地磚等。

至於分散在不同單位內一些狀況較為完好的建築部件,例如木製窗戶、門框和木門拱和木摺門等,韋志成指保育團隊亦將有關原裝部件小心拆下,安排承辦商搜尋合適的零件,盡量按照原來面貌修復,再把它們重置並融入到「唐樓體驗」空間內,讓訪客日後可近距離觀賞舊唐樓的建築工藝,亦更能配合「知識共聚」、傳承歷史這個社區願景。

引入報章印刷元素

至於由華賢坊西6-8號兩個面積逾400平方呎的地下相連單位組成的「社區客廳」,日後交予營運機構管理,成為一個街坊的聚腳點。由於其中一幢唐樓的前身,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報紙、華僑日報創辦人岑維休的舊居,故亦有將印刷業及報業文化納入設計中,在為九幢樓宇的外牆美化時,採用黑白、單色和彩色的主題設計,象徵印刷業在不同時代的演變,並按樓宇落成時間的先後次序,在樓宇內、外將這個演變表達出來。建築師團隊亦委聘畫家,以報章編採、印刷和發行等不同工序作元素,在樓宇內樓梯的牆身繪製壁畫,進一步彰顯地區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