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下月起移除后海灣無登記蠔排 再檢視水質等因素制定管理計劃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漁農自然護理署今日(23日)公布,專責處理后海灣蠔排管理的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下月起將採取第一步行動,移除去年沒有提交養殖紀錄、即沒有載有標記的蠔排,未及時移除者或要付上法例責任。小組將於行動後再檢視后海灣航行安全、水質及環境等因素,決定下一步管理計劃。

只有持標記的蠔排可暫時保留

漁護署表示,工作小組於去年7月25日公布,已完成后海灣蠔排數目及位置的凍結調查。小組並於同年9月,根據調查結果要求相關本地蠔養殖人士,提交蠔排的蠔類養殖紀錄。

工作小組其後向提交紀錄的人士,發出載有獨特編號的標記,並要求將標記繫於蠔排,以供工作小組查察。只有持標記的蠔排可暫時保留,工作小組會在下一階段的管理計劃再作處理。

專責處理后海灣蠔排管理的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移除違法蠔排後,下一步再決定管理計劃詳情。(資料相片)

檢視航行安全、水質及環境等因素 決定下步管理計劃

至於沒有提交記錄的蠔排,則需於5月31日或之前移除,以及相連的所有物品,否則下月起將被根據《船舶及港口管制條例》(第313章)而移除,相關人士或要負上法律責任。

小組發言人表示,下一步會檢視后海灣航行安全、水質及環境等因素,以及各個獲准暫時保留的蠔排,再決定管理計劃下,容許在后海灣養殖蠔類的範圍、蠔排的實際數目,以及作業位置。

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由漁農自然護理署、地政總署、香港警務處、海事處、環境保護署和民政事務總署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