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嶼「橋頭位置」 辦嘉年華 民間團體望大眾關注填海影響

撰文:徐嘉蒓
出版:更新:

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研究在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但計劃一直備受爭議,繼發起遊行及收集十萬人簽名反對計劃後,十多個民間團體將在12月16日舉行嘉年華,望以活動方式,讓更多人關注填海的影響。

政府在2015年原計劃拆除堅尼地城的加多近街臨時花園,並申請將原址改劃成住宅用地,堅尼地城的居民自發守護公園,爭取兩年,城規會終否決政府的申請,公園將維持作休憩用地。﹝資料圖片﹞

施政報告內容提到,在「明日大嶼」願景中,政府將研究興建一條新的主要運輸走廊,以道路和鐵路連接中上環和大嶼山本島。而政府規劃署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及團結香港基金的《跳出框框想像未來:「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兩份報告,則提及連接東大嶼都會至港島的公路或鐵路,「落腳點」將會設於堅尼地城。

而是次嘉年華舉辦地點正正位於堅尼地城的加多近街臨時花園,活動其中一個合辦團體、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解釋,是刻意將活動地點設於此處,「估計政府以往一路唔發展(臨時公園),就係為咗準備東大嶼都會嘅橋頭位置。」

守護大嶼聯盟等多個團體發起遊行,反對東大嶼人工島,大會估計有過萬人參與,警方則指最高峰有5800人。﹝資料圖片﹞

文化活動反填海  民間團體:另一種關注

今年十月,在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後數日,守護大嶼聯盟等多個團體發起遊行,反對東大嶼人工島,大會估計有過萬人參與,警方則指最高峰有5,800人。遊行過後,各個民間團體回到社區繼續「深耕細作」。

其中,守護大嶼聯盟在12月1日及9日,分別在梅窩及坪洲舉行沙畫燈廂示威行動及寫生活動,接下來在12月16日,他們又再與另外10個民間團體合辦「『我們的海』——守護海洋嘉年華」,屆時將會放映關於漁民故事的電影《他們的海》,及設有攤位及工作坊等。

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研究在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資料圖片 / 歐嘉樂攝﹞

謝世傑指,守護大嶼聯盟推動相關議題已有四年,感覺市民對土地的關注比海洋的多,對人工島或填海的感受相對不強烈,「土地比較容易接觸人,有所謂苦主,但海洋感覺冇咩受害人,冇苦主係當中。」他表示,希望透過一系列「軟性」活動,讓公眾除關心填海是否合乎成本效益外,有多一種角度和想像,思考人類與海洋的關係,及填海對海洋生態環境、公共空間等影響。

謝世傑表示,活動歡迎全港市民參與,希望透過活動,吸納更多對填海「不贊成、不反對」的人關注議題,亦希望其他地區也可舉辦類似活動,讓更多人思考填海的影響。

「我們的海」——守護海洋嘉年華

日期:2018年12月16日
時間:下午2時至7時
地點:堅尼地城加多近街臨時花園
費用:全免
活動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73428772694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