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社區.夠本土】任何仁寫任何字? 灣仔消防局閘門大變身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消防局予人的印象,不外乎是門前幾扇紅色的閘門,上面有統一、正規的電腦字寫着「小心摺門,請勿接近」字樣。但近日行經灣仔,有否發現港灣消防局的閘門「有古怪」?在五個閘門上的正中央,各有不同字體寫着「消防局」的中英文字。寫字的並非「任何仁」,而是五位有名的本地平面設計師,以別具特色的本土字體,為一貫嚴肅刻板的公共設施點綴一番。

行過港灣消防局的閘門,有否發現有甚麼不同?(「#ddHK設計#香港地」提供)

大多數的政府建築物,不論是外牆還是內部設施都有一式一樣的設計。但有沒有想過,在維持統一、以資訊性為主的同時,公共空間和設施都可以有新意思?近日灣仔港灣消防局的閘門,在不影響日常運作的前題之下,有新的藝術創作。五位平面設計師以不同字型及字體,在紅色風琴形的消防局閘門上,重新設計「消防局」三個大字,希望突顯香港獨特的雙語設計之餘,亦以此向香港消防服務致敬。

以下是這些字體及其設計師的簡介:

北魏真書及幾何字體Mark Pro。(設計師:陳濬人)(「#ddHK設計#香港地」提供)

1.北魏真書及幾何字體Mark Pro(設計師:陳濬人)
曾是香港最常用字體之一的北魏真書,過去在招牌、茶罐、廣告、書籍,甚至是墓碑都有用上,但近年卻是買少見少,而它的線條較為圓潤,因此英文字方面就用上了幾何線條較多的字體作出對比。

最具舞台感的字體(設計師:郭家榮)(「#ddHK設計#香港地」提供)

2. 最具舞台感的字體(設計師:郭家榮)
因覺得風琴式的閘門與舞台上的紅色布幕很相似,設計師特別創作了這款舞台感較強的字體,打破一貫消防局字體的嚴肅形象,途人經過可會多了一份親切感?

模板字型為基礎(設計師:蔡劍虹)(「#ddHK設計#香港地」提供)

3.模板字型為基礎(設計師:蔡劍虹)(「#ddHK設計#香港地」提供)
此款字體連繫消防局原有的文字風格,着重如何將中英文字融合,設計師希望在一個字樣內可以「又睇中文又睇英文」,表達香港中西合壁的特色,設計亦是很有時代感。

4.Size最大、中英重疊(設計師:胡卓斌)(「#ddHK設計#香港地」提供)

4.Size最大、中英重疊(設計師:胡卓斌)(「#ddHK設計#香港地」提供)
此為5幅設計之中佔位最多的一幅,同樣是以中西合壁作為主要考量,在設計中,中英文字互相重疊仍能清晰辨識,正好代表香港多年來華洋集處卻又相安無事的獨特風景。

「機械明朝」及模板印刷(設計師:麥綮桁)(「#ddHK設計#香港地」提供)

5. 「機械明朝」及模板印刷(設計師:麥綮桁)
模板印刷(Stencil printing)過去廣泛應用於鐵匣、木門、鋼材、牆身等街頭常見的材質,設計師以原創字型「機械明朝」加上模板印刷的鏤空處理特徵,希望將街頭上漸漸被人忘記的風景重新帶出。

今次活動是香港創意旅遊發展計劃「#ddHK設計#香港地」的項目之一,計劃由旅遊事務署呈獻,將灣仔各處變為「地區設計畫廊」,公開他們給「灣仔」的情書。「寫多dd」的主題就是以消防局閘門演譯當代香港的文化特色,有關創意團隊、一口設計工作室設計總監梅詩華指,希望透過今次項目,讓大家都可多多留意社區,並反思公共環境在設計上有甚麼可以改善的地方。她表示,希望項目是以公眾作為主導,因此在進行之前,曾先後兩次舉行讓公眾參與的工作坊,讓參加者提出意見,說出對社區設施的感覺。梅又指,消防局閘門的字體由設計師於去年8月已開始著手設計,亦特別採用中英雙語,以充份表達香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