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臨屋】水管屋擬落戶荃灣天橋底前臨屋區 區議員:住屋大倒退

撰文:李智智 潘安奇
出版:更新:

「水管屋」夢成真是福還禍?現時本港房屋需要迫在眉睫,仁濟醫院擬於荃灣海興路與海角街交界,興建約130個水管屋及管道屋作過渡性社會房屋,料最多可有350人受惠,明年第四季可入住。記者發現建屋位置曾為臨時房屋區,有區議員批評選址差劣,市民要「大倒退睡天橋底」,恐需忍受在高速公路天橋底嘈音和空氣污染之餘,亦要抵受長期未解決的海濱臭味。關注團體更擔心環境如同「貧民窟」,住戶會被標籤歧視。亦有市民持相反意見,認為水管屋項目令更多人有安居之所,「相信環境、衛生方面始終比劏房好」。

運輸及房屋局轄下的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早前收到仁濟醫院的「仁濟醫院社會房屋試驗計劃」計劃書,擬於荃灣海角街及海興路交界約3,300 平方米的一幅土地作過渡性社會房屋,安放約110至130個圓形及方形管道屋,每間管道屋分別可入住1人至4人,合共可容納約250至350人。計劃先於今月26日諮詢當區區議會,及後向地政總署申請五年短期租約,預計明年第四季可入住。

荃灣劏房戶6,600戶 新界區最多

受惠對象為現正輪候公屋達3年或以上的家庭/個人或現正居於不適切住房、急需社區支援的基層市民,而現居荃灣區者優先。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全港劏房戶有逾9.2萬戶,而荃灣區佔6,600戶,是新界區最多。而公屋申請方面,現時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則為2.9年。

「水管屋」項目擬於建於荃灣海角街及海興路交界。(荃灣區議會文件)

水管屋選址為臨時房屋區

記者翻查資料,水管屋的選址範圍曾為「興盛臨時房屋區」,涉及217個家庭住戶,在90年代尾清拆。記者到場視察,涉事地皮面向海濱,位於高速公路天橋附近,毗鄰露天臨時停車場,由於位於工業區附近,不時有大型貨車出入。至於交通方面,前往最近巴士站和荃灣西港鐵站需時約15至20分鐘。

「水管屋」項目涉及一幅約3,300 平方米的土地。(潘安奇攝)

區議員﹕嘈音、惡臭未解決 如何居住?

荃灣區議員林琳認為,該處交通不便,而且在高速公路和工業區附近,居民恐需忍受嘈音和空氣污染問題,「還有旁邊荃灣海濱的惡臭一直未能解決,叫人如何居住?」她透露,目前收集了80名市民意見,近9成人反對計劃,又指出涉事行人路段過往已經「塞爆」,再引人入住,恐「迫上加迫」。

荃灣海濱臭味問題困擾當區居民。(資料圖片)

「本港市民住屋面臨大倒退!」荃灣區議員譚凱邦亦批評選址環境差劣,不宜居住,「香港人由木屋、徒置區幾經努力搬上樓,如今要淪落睡水管,住天橋底」。他又指,是次計劃只能補助200多人,只佔於當區劏房戶的極少數,「希望政府不要以為有今次過渡性房屋計劃,就叫做咗嘢」,長遠應善用政府閒置用地,以及控制新移民人口增長,以解決房屋需求。

憂水管屋設計欠配套 如同「貧民窟」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幹事陳穎彤認為,水管屋應符合住屋標準才能稱得上宜居,令住戶有保障。她引用現有資料稱,擔心居住環境「愈住愈差」,設計欠缺配套,與社區連繫欠奉,恐如同「貧民窟」狀態,又指出水管屋室內面積約100至150平方呎,若要3至4人家庭入住,其人均居住面積比現時劏房的56.5平方呎還要低,故難以應付最急切的家庭住戶需要,料未來入住的只有單身人士或青年人。而居住環境亦需設無障礙設施,否則行動不便人士或長者難以入住。她又稱,政府或需花費更多教育和宣傳水管屋概念,否則居民恐被標籤歧視。

荃灣街坊鄧先生支持水管屋項目。(潘安奇攝)

支持者﹕相信環境、衛生比劏房好

不過,亦有部分荃灣居民支持水管屋計劃。任清潔工散工的朱先生,與太太兩人一同租住荃灣村屋,約百多呎單位,租了15年,租金由千多元加至5,000多元,嘆百物騰貴,支出不斷增加。他指輪候公屋5次不果,對水管屋項目有興趣,表示心目中意向的租金約$2000,形容百多呎空間「夠住」,又形容天橋底環境、交通、配套設施「已算都不錯」。

退休保安員鄧先生獨居附近私樓,每月需繳付水電煤、管理費等支出,坦言作為私樓業主亦有壓力。他支持水管屋項目,認為可以令更多人有安居之所,「相信環境、衛生方面始終比劏房好」。

至於「水管屋」項目的室內設計和租金,目前計劃未有詳細公布。參考由本港建築設計師羅發禮(James Law)去年初首先拋出的「水管屋」(「OPod」)概念,每個單位面積約100平方呎,供1至2人居住,配備洗手間、淋浴設施、煮食設施、冷氣和迷你雪櫃等。而租金方面,當時建議以月租3,000元把水管屋租予年輕人,三分之二的租金會代租客儲起,到退租時歸還,助他們圓置業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