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港米】遍地復耕 春造產3500公斤本地米 半年成長全紀錄

撰文:鄧麗婷
出版:更新:

元朗絲苗成絕響,關於它盛極一時的事跡,只餘文字記載,在深水埗一幢舊樓牆上的一行褪色紅字――「選辦安暹白米新界齊眉絲苗」,印證了曾幾何時,新界齊眉米、絲苗米與越南、泰國的白米齊名。
時至今日,本港逾99%的大米由泰國、越南、中國內地等進口,餘下的不足1%由不同團體或有志之士在新界默默耕作「港產米」。
絲苗種子四月撒在塱原濕地上,七月收成,九月碾米,《香港01》半年來以航拍及縮時拍攝紀錄米成長。再統計新界七個種米農場,今年春造的本地稻米收成量為逾3400公斤,雖然與90年代近乎0的數字比較已有進步,但也僅夠約80人的一年食用量。香港現時有三千八百多公頃荒廢農地,若積極復耕,越來越多港人可吃到「港產米」。

(蔡正邦攝)
(網上短片截圖)

元朗絲苗 50年代外銷美國

1951年的一段紀錄片,拍下了新界農民打穀的一幕,定格一看,打穀桶可見「元朗金利隆絲苗」八字。鄧達智、鄧桂珠在著作「元朗.食事.好時光」寫道:「元朗絲苗是老一輩港人念念不忘的『米王』。」內銷外,當年還輸出至美國。

今時今日,香港的白米幾乎全由泰國、越南、內地等地進口。然而港人未忘「本地米」,多個團體及有志之士近年積極復耕水稻,逐步擴大種植「港產米」的農田版圖。

統計七個港產米農場收成 僅夠80人一年糧食

綜合七個今年仍有種米的農場資料,本港今年頭造米的總收成,即是約三至八月期間種植的稻米,總數約為至少3413公斤,當中包括有油粘、珍珠米、糙米等等,但若以去年港人平均耗米量43公斤計算,僅足夠約80人的一年食用量,與今年首八個月進口的20.7萬噸食米比較,更是九牛一毛。

六個春秋 育成適應水土「港米」

即使在鄉郊有一群人正為種植「港產米」默默耕耘,但在這個有錢就買得起的消費社會中,又有多少人知道米怎樣種成?元朗是復興港米的重鎮,長春社「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也稱米會)今年在塱原續種絲苗,種子經歷過六個春秋,已適應這兒的水土,逐漸育成「港米」。《香港01》半年來以航拍及縮時拍攝,紀錄今年早造「港產絲苗」的成長。

元朗是復興港米的重鎮,長春社「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也稱米會)今年在塱原續種絲苗,種子經歷過六個春秋,已適應這兒的水土,逐漸育成「港米」。(鄧麗婷攝)
(黃偉民攝)

四月 紮好馬步 彎腰插秧

一切由4月初插秧說起,米會學員從苗床拔起一株株秧苗,疊放筲箕內,移步至已犁好的禾田。長春社職員講解:「手執一束秧,取三株合一,對齊根部,將苗插入泥中,至拇指約第一節的深度。苗不倒便可,倒了就輕撥泥土鞏固。」各人一字排開,紮好馬步,彎腰動手插秧。有賴當日的約30名企業義工與20多名學員合力,兩個多小時後,其中一片田完成插秧。

插秧後,幼穗分蘖,生長出更多新株;拔節孕穗,莖基和莖稈先後伸長及分化;然後抽穗開花、自身授粉;接著灌漿,營養慢慢灌輸入稻粒;最後成米,植株變黃成熟就可收割。

(黃偉民攝)

百日過後 收割金黃色稻田

約100日後,絲苗米田一片金黃,稻穗隨風飄動,「沙沙」作響。由於收成前幾日下過雨,田是濕的,米會會員分工合作,有人腳踏泥濘,一手執鐮刀,一手抓住禾的根部,「嘶……嘶……嘶……」手起刀落收割。為免稻穀浸水發芽,其餘人組成人鏈傳送。「轟隆……轟隆……」穀粒在打穀機內脫離稻穗,經過滾輪跌內米袋。 

約100日後,絲苗米田一片金黃,稻穗隨風飄動,「沙沙」作響。(黃偉民攝)

長春社2007在塱原試種水稻,2009年有收成,2012年正式展開稻米復育計劃,約1.1萬平方米的農地平日由八旬「師公」林泉、導師簡偉康,以及合作的農夫打理。

簡先生直言:「種米其實頗懶,打好了田,施了有機肥,插好秧,可以先不用理會它,讓它生長。(蔡正邦攝)

早插秧 避風季 避雀鳥

本屬原居民的簡先生直言:「種米其實頗懶,打好了田,施了有機肥,插好秧,可以先不用理會它,讓它生長,若發現生長得不好,就追肥,再等收成。」那麼打風落雨怎辦?太多害蟲如何應付?他指這要與時間競賽,早點插秧和收成,頭造米就可避開風雨季,尾造米也可避免被雀吃掉太多。落田40多年的師公更是豁達,他說:「天氣不就你,人就沒得講,(塱原這邊)也沒太多蟲,未至於把稻穀食光光。」

絲苗米田一片金黃,稻穗隨風飄動,「沙沙」作響。(黃偉民攝)

第二造收成 作候鳥糧食

塱原第一造除了種絲苗,也種了象牙粘、廣源粘,全屬內地米種。對於今年的收成,簡坦言:「早兩年失收,下太多雨,今年好些,沒下那麼多雨,不像往年般多雨,(那幾年)想做都沒得做,(現在)趁有幾日太陽快收割。」這一造共有八塊田,他粗略估計每一塊田約有三百公斤收成,「下一造就會種多兩大(田)兩小(田)給雀仔吃,保育冬候鳥、禾花雀」。

師公也指這一造米長得不錯,但他覺得雨水還是有點多,有些穀「爆芽」,輾成米時或會變粉,不夠結實。(蔡正邦攝)

老農塱原種絲苗 愛吃泰國米

師公也指這一造米長得不錯,但他覺得雨水還是有點多,有些穀「爆芽」,輾成米時或會變粉,不夠結實。他說,30多歲來塱原種菜,「通菜、西洋菜、菜心、生菜,什麼都有」,現在不種了,因年事己高,沒力氣運菜去賣,故七、八年前改為替長春社種米、蓮花、茨菰及馬蹄等。辛勞耕作所得,被問及塱原生態米好吃嗎,師公又呵呵笑說:「不會愛來做糧食,自己買(記者:買什麼米?)泰國米囉!這些田主要讓市民玩下,一年分得兩、三包,體驗為主!」

農夫親手種出大米,也未能自給自足,因本地生產的稻米與進口白米的數量比較,可說是九牛一毛,少得不足掛齒。那麼,香港是否應跟隨國際做法,訂立本港糧食自給率?(詳見另文)

辛勞過後,種出元朗絲苗,但說到要令港米復興,則談何容易。(鄧麗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