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套路系列】傳統武術的練與用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對於套路的批評,其中一個最流行的說法,是指套路無用於搏擊,根本不應該在佔這麼大的訓練比重。如果是表演類型的武術套路,這個說法自然合理,因為雙方的目標根本不同,縱然某些訓練內容有所重疊(如體能鍛煉、身體柔軟度等),亦不能將練此套路與搏擊掛上等號。

然而,若是論及傳統武術的套路訓練,則須要小心論證。因為當中涉及到歷史傳承、方法論等問題,而釐清練用之間的關係,就更加是理解套路意義的必要前提。

本文便是以傳統中國武術的套路作例,嘗試剖釋一下套路訓練的實際功能。


練與用之間的若即若離

將練與用切割來說,原則上並不是一種科學的做法。畢竟訓練之目的,就是應用,很難想像兩者完全處於南轅北轍的狀態。但現實是練與用之間又確實不能直接等同,很多實用的訓練方式,都需要再經過特定的中介,才能真正應用到搏擊之中。

以搏擊運動中常見的踢靶訓練為例,若果習者沒有進行實際的搏擊訓練,或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戰術與之配合,即便踢靶踢得再厲害,亦難以在搏擊時發揮出相應水準。

按照這個原則進發,要考察套路的實際功能,就不能單單觀察其外型動作是否與搏擊時相像,還要細緻研究它本身的訓練目標,以及在整個訓練體系中的位置。

濟南形意拳家張西可,經常發表文章探討傳統與現代搏擊間的關係,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h9SLov

傳統中國武術的套路訓練

以很多傳統中國武術流派為例,套路與其說是訓練搏擊時應用的招式,毋寧是鍛煉習者的身體能力,以及為實際的搏擊訓練作好準備。例如形意拳著名的三體式樁功,以及五行十二形套路,沒有甚麼動作可以直接從搏擊中反映出來,而三體式更是靜功,不會顯示出任何攻守招式。

不過,濟南的孫氏形意拳家張西可卻指出,五行十二形各有不同的訓練位置,例如雞腿步就是要鍛煉習者的大腿肌肉,以及腰胯與下肢發力的配合。至於屬靜功的三體式,則是匯合了整個形意拳體系的訓練要素,包括肩膀開合、筋骨力量等。

顯而易見,單練三體式或五行十二形,不會令人成為一個搏擊高手。但當習者熟練套路後,就可以在搏擊訓練中慢慢發揮出套路的價值,每個流派的方法論(即對敵模式、戰略要素等)亦可由此體現出來。

(形意十二形的示範片段,單看外形很難跟搏擊扣連)

傳統武術的理解和傳承問題

當然,這不過是一家之言,不能證明所有傳統流派都抱持著同一種練用邏輯。但上述的例子確實為探討套路的實際價值提供了兩條線索:首先,套路不直接等同於搏擊,但它的意義可以在往後的搏擊訓練中體現出來。前提是該套路本身確實是以訓練搏擊的為目標。

其次,一個負責任的武術教師,應當教導學生辨別清楚套路在練用關係中所承擔的位置,並有能力設計出一個成熟的搏擊訓練系統,讓套路的價值在學員身上如實發揮。事實上,真正的傳統武術從沒有忽視過搏擊訓練,哪怕是牽涉大量玄學的《渾元劍經》,亦非常強調對抗訓練的重要性,即「要擇心性相投,為喂手之助。要彼此盤較,必以真心」。

與之相反,如果習者之間不進行任何搏擊訓練,授武者又不能指出套路訓練的實際內容和目標,套路自然便流於空談。會造成這種問題,牽涉很多不同因素,例如歷史環境便令近代中國武術的傳承多次出現斷層,搏擊運動又較其他國家遲起步(有關中國武術在近代傳承的問題,日後將會另文探討)。致使套路原先所蘊含的價值失語,習者又不能透過實踐重現其意義,或賦予它新的功能。

更嚴重的是,類似問題不僅影響了套路的功能,還蔓延到了傳統武術的其他層面。例如對傳統拳譜的理解,很大程度便是因為傳承斷層及欠缺實踐、研究的關係,而變得玄奧(詳見《國術與國學》一文)。

結語

隨著時代推演,不同武術及搏擊運動都發展出不同的訓練模式。與之相比,套路是否仍然是一種進步的練武方法(特別是以搏擊為目標),的確值得繼續探討。然而應當肯定的是,套路本身的設計確實具備實用價值,至少曾在過去一段時間發揮過作用。

問題是它的價值需要整個訓練體系去配合,才能如實反映出來。這既是歷史的問題,亦是當今傳統武術習者急須負起的責任。

 

(此文為武術套路系列的其中一篇文章,武備志的各編輯都對武術套路都有不同的看法,當中有所重疊、亦有所反對,畢竟這個題目在武術中的意義非淺,意見不同實不奇怪。如果各位讀者有自己的意見,歡迎投稿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