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夢.六】資助電影票房差 政府眼光難服眾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如《中英街一號》導演趙崇基所言,有潛力賺取高收入的商業電影,早已被投資者青睞,根本毋須基金出手相助。故此,基金的定位應該是:用作支援資金較少、甚至缺乏商業元素的中小型製作, 委員會卻以商業回報作重要考量,無疑捉錯用神,業界難以受益。再者,根據融資計劃申請指引,「商業上可行」是取決於兩大因素:電影有否取得第三方融資,以及由顧問團成員按申請人提交的電影計劃資料、製作預算案及預算淨收入評估電影計劃是否商業上可行,再下投資決定。若從票房及回收融資額檢視基金的投資表現,政府的投資眼光強差人意。

《中英街一號》曾向香港電影發展局申請資助,卻因「商業元素不足」被拒絕。(《中英街一號》電影劇照)

融資計劃創立11年來,共資助了32齣電影(包括三齣未上映、一齣尚未結算票房的電影),票房大多慘淡收場,當中有一半的本地票房未達七位數字,如《戰.無雙》(2009年)及《搏擊迷城》(2015年),前者獲接近300萬元融資,得327元本地票房收入;後者獲約375萬元融資,票房卻只得3,729元。回收融資額的情況更慘不忍睹,截至今年4月,融資計劃合共批准融資額逾7,787萬元,政府收回2,764萬元,回收率為35.5%。只有《歲月神偷》(2010年)及《狂舞派》(2013年)的政府回收佔獲批融資比例達100%。另有19齣電影的回收率只有50%以下,當中有四齣更錄得零回收。如以投資者的標準評價委員會,可算是失敗,融資計劃一方面表明希望電影與商業掛鈎,另一方面卻自打嘴巴,回收額及票房慘淡收場,遑論擴展觀眾群等成立目標,這難免令人懷疑「商業上可行」此準則如何釐定。

除融資計劃外,「電影製作資助計劃」亦明確列明申請電影須「獲確認為商業上可行」,評審準則主要為申請電影計劃的創意及劇本質素、製作預算、預計收入及本地電影製作元素及人才培訓。但在實際操作上,一齣電影的好壞,不應亦不能以票房衡量,若以「預計收入」作標準之一,這必然會扼殺許多小眾題材申請計劃。

趙崇基:「如此本土、講香港歷史的非商業電影,實在需要政府支持,豈料電影發展基金,竟以「商業元素不足」這種荒謬的理由拒絕,如果商業元素足夠,又何必找政府支援呢?(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對此卻有另一番見解。他認為,電影投資本屬風險投資,無人能預計會否賺錢,政府作為股東考慮創意題材、製作預算及回報收益等也無可厚非:「政府參與投資,預算收益應在計算之列,我相信基金願意承擔的風險已比一般私人機構更高。」他補充道,評審工作由業界富經驗人士負責,如業內人士對項目感疑惑,不得不考慮存在風險,「這是負責任的做法,始終也是公帑,風險不是不能承擔,但起碼要先評估。」

本地資源不足、機會不夠,有心無力的人卻很多,文化氛圍問題依舊,只會令本港人才日漸流失。卓伯棠觀察到,香港電影業每年都有不少新人入行,卻難以留住人才,眾人找不到一展所長機會,苦於生計,離開屬人之常情,「這是市場走向,沒有對與錯。但如果香港有人才,為什麼政府不更落力去支援他們呢?」

馬逢國指出,電影投資本屬風險投資,無人能預計會否賺錢,政府作為股東考慮創意題材、製作預算及回報收益等也無可厚非。(資料圖片/吳煒豪攝)

欠缺發展誘因   何以留住人才

馬逢國笑言,除了發展基金轄下的計劃外,自己也數不出其他電影政策。事實上,目前不少大專院校已提供電影課程培訓人才,如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開設多個高級文憑及學士課程,近年全港平均有約2,500名畢業生從電影相關學系畢業,但業界人才仍青黃不接,歸根究柢是香港電影業欠發展空間。

自1996年起每年舉辦釜山國際電影節,宣揚韓國電影。這個國際電影節,連總統文在寅也出席支持。(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韓國電影在九十年代經歷低潮,當地政府於1999年根據《電影振興法》成立法定民間機構「電影振興委員會」,視電影為產業扶植重點,除了成立「電影輔導金」促進電影創作,扶植電影系學生和獨立電影導演,創作實驗短片、紀錄片和獨立藝術電影外,工作亦包括補貼電影公司添置昂貴器材,以及自1996年起每年舉辦釜山國際電影節,宣揚韓國電影。此外,作品曾在戲院上映的導演能為他們下一齣作品申請啟動資金,資助金額則視乎上一齣電影的票房而定,每齣最多可獲七萬美元(約54.6萬港元),使電影生態得到改善,令電影帶動的韓國流行文化形成一股「韓流」席捲亞洲及歐美。韓國政府對當地電影業的支援並非口號,而是有計劃地落實各種多元政策,配合文化產業發展。

「七、八十年代,香港文化主要透過香港電影向全世界傳揚開去,即使遠在非洲南美,人們也知道香港電影品牌是怎樣一回事,當年並不倚靠金融和地產,而是靠香港電影。今天香港電影有難,政府又願意幫幾多?現在像吊鹽水便當盡了責任。」卓伯棠慨嘆道。

自2003年與中央簽訂CEPA後,合拍片成為主流。(資料圖片/路透社)

香港政府早於2007至2008年《施政報告》中,在「創意之都」一節反思香港創意產業的發展,提及「港產片是我們最成功的創意產品典範,令香港得以進軍全球市場,並揚威國際」,面對「創意產業競爭激烈,香港優勢被鄰近地區侵蝕,如韓國電影、台灣音樂等,內地城市紛紛成立創意產業園,各地旅遊局以創新方法推銷城市形象品牌吸引遊客。我認為未來五年香港的創意產業需要加快發展,否則優勢不保」,可惜十年已過,香港創意產業仍在摸索階段,與周邊地區此消彼長更相形見絀。

港府自2003年與中央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後,內地市場開放,合拍片頓成主流,港產片反而變成弱勢,卓伯棠表示,自己並不反對有合拍片,「但我們需要培養人才、壯大本土,才會有接班新人回到內地,無可能叫他們立即回去,別講笑吧!」他強調,香港導演要先在本地站穩陣腳,才會有出外發展的機會。

在內地發展的導演如徐克在香港電影業界經歷多年洗禮,磨練成熟才投入內地的電影產業。(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合拍片與港產片素來非零和矛盾,現時在內地發展的著名導演如徐克及陳可辛在香港電影業界經歷多年洗禮,磨練成熟才投入內地的電影產業及接拍合拍片,「雖然並非在港未做好,就不能到內地發展,但你不能連自己本地文化及(電影)操作都一竅不通。只要你在本地跑出,屆時你不找人,人家也會上門找你。」他說,香港是重要的培育人才基地,扶植新一代電影從業員成長,政府責無旁貸。

特首林鄭月娥曾談及對香港年輕人的期望,希望老師能將學生培養成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世界視野的人,而電影發展與文化主體性不無關係,香港電影是一個與時代呼應的教育媒介。政府即將完成發展基金的檢討報告,香港的電影政策應改變方式,方可令香港電影有更好的未來。

上文節錄自第121期《香港01》周報(2018年7月23日)〈東方夢工廠有夢難圓〉。

更多【香港電影夢】專題文章: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