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遺】港式文化點止飲飲食食 20項代表作上京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聽見「非物質」這個詞兒,令人聯想到跟商業有很大段的距離,也許特首林鄭月娥亦有同感,去年12月遠道來到北京恭王府(博物館),既喝蘭芳園港式奶茶,又看《花樣年華》中的長衫。原來恭王府正舉行「口傳心授:香港特別行政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這次將二十項香港人足以自豪的「非遺」捎來北京,卻不足以令人真正了解香港文化。從聯合國的「人類非遺」到中國的「國家非遺」,再到「香港非遺」,原來香港已將480個項目列入「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然而,我們偌大的城市是否就僅有這幾百個「非遺」呢?到底什麼才算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撰稿:曹民偉

2018年12月15日,「口傳心授:香港特別行政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開幕。(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正宗的港式奶茶是要用「絲襪」過濾茶渣,也用拉茶的手勢令紅茶更香更滑,西冷紅茶即錫蘭紅茶,不同茶檔有不同的中西茶葉混合比例,蘭芳園那個特製的「絲襪」白棉紗網袋正是香港人自創的民間智慧,也正是被列入「香港非遺」的原因。

香港人將中式旗袍加以簡化改良成港式長衫,因應不同女士的要求,長衫的開衩可以有高低,領口亦可以有愈高領愈端莊的,香港長衫要量度十多個尺寸位,製作出貼身的長衫令女士更顯曲線美,王家衛的一齣《花樣年華》重新帶起穿着長衫的熱潮。本地製作的長衫跟中國傳統的旗袍已經千差萬別,正是被列入「香港非遺」的原由。

王家衛的一齣《花樣年華》重新帶起穿着長衫的熱潮。(資料圖片/劇照)

林鄭在2018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撥款三億元推行一系列資助計劃,支持有關團體舉辦不同類型的公眾教育和推廣活動,讓更多香港市民認識我們城市珍貴的文化遺產。

然而,綜觀康文署轄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自從2015年從該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組」升格成立以來,每年工作僅限於製作三數次展覽及講座,對推廣本土「非遺」實在有限;倒是長春社對「香港非遺」有更創意的推廣,目下有三億元龐大的資助,到底應用什麼方法來推廣及保存這些非物質,彷彿捉不住,也摸不着的文化遺產呢?

長洲太平清醮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飄色巡遊是節日特色。(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非遺」名錄有局限

早在十年之前的2009年,政府委託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研究800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既進行深入研究,也實地考察,再經過專家討論,加上公眾諮詢以後,於2014年公布包括480個名單的首份「香港非遺」清單。令人擔心的是,那些被剔除出去如此大數量的另外320個項目到底又是些什麼呢?會否就是那檔最後的碳爐烤雞蛋仔?又或者那個年邁做哭喪的老婆婆?抑或是街口那間脆卜卜的菠蘿油?十年前,香港本土意識仍未如此抬頭,很多昔時不為大眾注意的本土文化,今時今日會否重新受到關注,又或者隨歲月變更而日漸式微呢?

480個項目分作五大類,包括:一、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如客家話、漁民話、謎語等;二、表演藝術:如粵劇、舞麒麟、南音、科儀音樂等;三、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如打小人、盂蘭勝會、太平清醮、舞火龍等;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如涼茶、跌打、傳統曆法等;五、傳統手工藝:如豆腐、點心、蛋撻、港式奶茶等的製作,以及紮作等等。

大坑舞火龍習俗,已有百多年歷史。(江智騫攝)

「香港非遺」當中包括展現中華文化的太極拳、西方文化的主保瞻禮、中西匯聚的咖啡奶茶鴛鴦、文化共融的印度排燈節等。除了較多宣傳的中國文化以外,西洋文化到底有多少保育?而少數族裔文化又有多少為人所知?

瀏覽一下這個名單,即時的感覺是現時的「香港非遺」清單內好像沒有多少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文化,香港獨有的殖民地文化混合着傳統中國文化,孕育出一種所謂「三及第」的混成港式文化,例如英語粵劇演出、中文書法寫英文姓名、英文招牌美術字設計等等,日常生活中更加常有從英文演變過來的廣東話:坐𨋢(lift)、搭的士(taxi)、升呢(level)、聽爵士樂(聽jazz)……若然沒有這等英式文化在港留下的印記,這半鹹淡港式文化絕對是令人遺憾地泯滅!

排燈節既是印度的新年,亦是慶祝光明戰勝黑暗的日子,香港也有不少人慶祝該節日。(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本土文化面臨危機

香港的印度族裔除了著名的排燈節以外,還有侯麗節(彩色節或五彩節),又或者杜爾加女神節,這些居住在香港好幾代的印度族裔已發展出具有香港特色的節日慶祝。

這些昔日本土洋人或印人的傳統方言技藝、習俗儀式等,都跟中國舊文化一樣,面臨失傳的危機。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深藏着一百五十年經歷流傳下來的文化基因,凝煉了前人經驗、民間智慧和民族精神,保育這些傳統,讓年輕一代能夠了解、領略前人的生活和經驗;而通過延續一些傳統的外來文化,可以重新令年輕一代了解這一個半世紀以來父母一代在多元文化底下是如何走過來的,絕對能夠凝聚這個城市的精神,促進他們跟老一輩,以及跟不同族群之間的聯繫。

灣仔利東街的重建項目引起爭議,有人批評欠歷史保育,也有人批評「囍歡里」新名字品味惡俗,認為老街價值被徹底消滅。 (李澤彤攝)

事實上,這幾十年間香港的變化何其巨大,一切都好像留不下來,一切都好像灰飛煙滅!從前在一條舊上海街行過,一溜眼都是古靈精怪的行業: 雕刻樟木箱,刺繡喜衽,碳相畫,燒瓷相,寫信佬,剪鐵字,自製柚皮燈籠等等,海味店交易講的是暗號,在玉器檔交易也用暗語,麻雀舖講的也是暗話……那時的香港街頭巷尾真的是一個江湖!

在滄海桑田的歲月裏,曾經我們都覺得雀仔街、花布街、囍帖街都太老舊了,時代在進步,這些東西也就掃進櫛比鱗次的豪宅底下好了!然而,近年在洶湧而來的連鎖金舖、藥房、錶行、食肆的浪潮下,年輕一代醒覺我們「香港人」的身份怎的愈來愈淡薄了,本土文化有天會否被外來文化完全取代呢?強大的西方連鎖速食店、大型集團的時裝超市,會否將地道的小店淘汰呢?

繼續閱讀:【香港非遺.二】本土意識抬頭 承傳文化靠什麼?

上文節錄自第14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21日)《思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意義 我們這城市遺失了什麼?》。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曹民偉其他文章:【住在香港】由寮屋棺材房到水管貨櫃屋 怪誕城蝸居新傳【懷舊.東瀛風】那些年 我們一起聽西城秀樹、吃壽司、看木村【玩具】電子奶嘴橫行 迷失於沒有玩具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