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發燒早上度未必準37度等於發燒?量度體溫6大須知

撰文:廖青霞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斷爆發,不少地方都加強防疫,最常見的就是探熱,以檢測訪客有否發燒。不過,怎樣才是正確的量度體溫方法?除了以什麼方式採熱外,原來什麼時候量度也是重要關鍵。

CNN報道,Dr. John Williams指我們的體溫在不同時間會出現約一度至半度的差異,他建議大家不要只倚賴早上的測量結果,而應在下午或黃昏再次量度,如果你的體溫在下午或黃昏仍然維持在高水平,就是常見由病毒所引起的發燒。

發燒為新冠肺炎最常見症狀,與其自己盲目猜測有否發燒,不如先了解有關體溫的問題(按圖):

+19

大家對「發燒」的溫度,似乎有不一樣的定義,甚至不同方式探熱也有不同結果。究竟什麼是正常體溫,而幾多度才是發燒呢?

為什麼會發燒?

發燒即身體溫度比正常高,是一種生病症狀,亦可能是接受免疫注射後的一種反應,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在正常地操作,以對抗外來的病菌。

在新冠肺炎的陰霾下,發燒成為高危症狀,不想自己嚇自己,就要先了解更多關於發燒的資訊(按圖):

+10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退燒了仍可傳播病毒? 關於發燒你要知道的6件事

正常體溫?

人體腦部下視丘的地方有個體溫調節中樞,在這裡會設定一個體溫定位點,平時不生病的時候體溫都設在 37 ℃ 左右。人體因為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於是人體會進行很多生理反應而使體溫上升。

另外一種,則是身體並沒有發炎、體溫定位點也沒有上升,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這種情形稱為體溫過高 (hyperthermia) ,例如在炎熱的環境下穿太多衣服、把嬰兒包得太緊、運動、浸溫泉、中暑 (heat stroke) 等。

不過,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有研究,過去的研究認為人體溫度一般為37 ℃,不過隨著時代轉變,研究人員根據觀察發現,每10年人體溫度就會下跌0.05℉。雖然不肯定當中的原因,但基於以上研究結果,人體正常的參考溫度或許有新的改變,令本身定為正常溫度的37度不再準確。

體溫低增加患癌風險?

日本醫學博士石原結實就指出,據研究顯示,體溫降低一度,基礎代謝大概會下降12%,會加速老化、熱量消耗緩慢,還容易發胖。除了這些影響外,體溫太低也可能會令患癌風險上升。《Medical News Today》指出,研究利用老鼠作實驗,結果發現處於溫暖環境中老鼠的T細胞,相比處於溫度低的老鼠的T細胞,會分泌更多的抗癌物質。研究人員同時發現,處於溫度低的老鼠,會傾向會更易接受腫瘤,而不去對抗它,其癌細胞會生長得更快,擴散得更早。不過研究人員指,未來仍需進行更多研究,去證明相關結果。

探熱方法:額探誤差較大

探熱方法可分為口探、肛探、腋探、耳探及額探等。體溫隨年齡、每天時間及身體活動而變化。不過,作為發燒的初步評估,使用不同方法量度體温時須仔細閱讀說明書,並留意其體温參考值。而當體溫高於參考值時,便應懷疑發燒及看醫生。

以下是衞生署提供的「發燒溫度參考值」(按圖):

+1

口探:高於37.5℃,或高於99.5℉
耳探:高於38℃,或高於100.4℉
肛探:高於38℃,或高於100.4℉
額探:高於36℃,或高於96.8℉
腋探:高於 37.3℃,或高於99.1℉

發燒為新冠肺炎常見症狀首位(按圖):

+11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世衞公布14個典型病徵 發燒最常見乾咳排第2

另外,體溫可分為「核心溫度」和「表面溫度」:

核心溫度:深層組織的溫度,一般量度位置為口腔、耳道及直腸
表面溫度:皮膚組織的表面溫度,一般量度位置為前額及腋下

由於表面溫度較易受到四周環境的影響而有所偏差,為避免量度體溫時有所偏差,要注意下列事項:

1)在量度體溫前30分鐘內,應避免做運動或進食過冷或過熱的食物和飲料
2)量度體溫前須了解及正確使用體溫量度器

表面溫度比核心溫度容易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所以它的準確度較低,並只會在量度核心溫度有困難時才建議使用。這或許可能解釋到坊間對發燒定義不一的原因。

假如大家感到不適,或已出現不同的症狀,應盡快求醫,以免錯誤判斷,而延誤治療。

(資料來源:《衛生防護中心》《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衛生署》《Medical News Today》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免疫力增強關鍵:提高體溫 「暖身」抗疫5大方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