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東偉
出版:更新:
反修例運動爆發迄今逾一年,社會氣氛漸見平靜,然而大批因參與街頭抗爭活動的年輕人面臨刑事檢控。青少年是社會未來的棟樑,縱然他們可能犯錯,也不應放棄他們,加上反修例運動成因複雜,因此《香港01》早前倡議,政府不應妄想僅靠刑事後果令年輕人守法,而是應法理情兼備修補社會裂痕,包括向被捕青年提供支援。無獨有偶,近日社會上有一群跨專業人士成立了一個名為「蛻變計劃」的援助平台,為被捕青少年提供法律諮詢與心理輔導服務,從而為高度撕裂的社會重建團結。
香港的青年問題一向複雜,經歷過反修例運動後,不同世代間的撕裂愈趨嚴重,缺乏互信。(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相關文章︰
設專隊跟進被捕青年 四方面着手與年輕人復和(上)
設專隊跟進被捕青年 四方面着手與年輕人復和(下)
【社會復和.上】「愛比暴力強」 政府是否明瞭「愛」的真諦?
【逃犯條例】學者促林鄭設「復和調解」平台救港 修補撕裂覓出路
「蛻變計劃」成員之一、中大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恩榮認為,過分嚴厲的處分可能導致年輕人與社會愈走愈遠,無助培養他們法治觀念。(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青少年是香港未來的棟樑,即使他們可能犯下錯失,社會也不應輕易放棄他們。(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上文節錄自第225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3日)《心理輔導與法律支援並行 專家設平台 助被捕青年覓曙光》。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25期《01周報》精選內容:
當「抗爭」遇上「鬥爭」 選舉延期 香港重啟
評戴耀廷被解僱—「學術自由」成為所欲為的「保護傘」?
疫襲農業 天災蝗禍引爆全球糧食危機
心理輔導與法律支援並行 專家設平台 助被捕青年覓曙光
由歐美燒到亞洲 「退休之火」蔓延
顛覆共食制 養生另有道 疫情重塑飲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