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過半受訪長者有負面情緒 坐困四牆感孤寂

撰文:陳家怡
出版:更新:

香港明愛中東九龍區安老服務公布,有關疫情下長者生活的調查,訪問超過1,900名60歲以上長者後,發現有過半數受訪長者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情緒變得負面,經常感到擔心、驚慌和困擾。
有獨居長者因疫情不敢去街,坐困四牆覺得無心機、情緒低落,「好似好孤寂」,身體機能轉差。

香港明愛中東九龍區安老服務公布一項調查,發現有過半數的長者情緒受持續疫情影響。(陳家怡攝)

香港明愛中東九龍區安老服務公布「疫情下長者的生活狀況」調查,調查以電話訪問超過1,900名60歲以上長者,發現有超過五成半受訪長者表示受疫情持續影響,情緒變得負面,經常感到擔心、驚慌和困擾。明愛東頭長者督導主任周偉基表示,數據反映每兩名長者中,就有一人受疫情影響,有長者感到疲累和失眠。

調查亦發現,約六成受訪長者認為,疫情輕微影響他們的社交生活;近兩成半更指社交生活的影響達嚴重程度。家庭關係方面,超過六成長者表示沒有太大影響,有近兩成受方者更表示,與家人關係反而更緊密,但亦有約兩成長者則表示與家人關係變得疏離和緊張。周偉基表示,在疫情下,擔心本身家庭關係疏離的長者,會更加被邊緣化。

明愛安老服務高級督導主任崔允然指出,可利用科技令長者在疫情下嘗試新生活模式,例如從網上直播學習做運動。(陳家怡攝)

現年67歲、獨居長者楊婆婆居住的鑽石山鳳德邨曾出現確診個案,她說,因擔心長者染疫死亡風險高,疫情爆發後已不敢外出,經常在家坐困四牆,覺得無心機、情緒低落,「好似好孤寂」。她在疫情爆發前,每日經常花上數小時外出,買餸後會到公園和朋友聊天,形容生活「好開心」。楊續指,疫情令她留在家中時間長,難以入睡,容易無胃口,走路沒以前快和靈活,血壓也升高和長胖。疫情期間,社區中心安排的清潔服務和活動一律暫停,她希望疫情過後,可恢復去教會參加活動。

調查又發現,長者在疫情中大多依靠家人支援,有過半數長者稱,疫情期間接受的支援主要來自家人,三成來自社福機構,有一成半感沒有支援,獲鄰舍支援的僅得1%。另下,有兩成多長者表示,不了解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兩成三對病徵不了解,有一成長者不了解預防方法。同時,近一成受訪者因為疫情失業,擔心有經濟壓力。

獨居長者楊婆婆因疫情不敢去街,坐困四牆覺得無心機、情緒低落,「好似好孤寂」。(陳家怡攝)

本身常當義工的63歲廖女士受疫情影響,近期已暫停參與長者中心活動,在家中照顧同住、患認知障礙症的姐姐。她坦言,自己情緒變得煩躁鬱悶,要頻密地提醒姐姐不要用手觸碰眼鼻。二人限聚令下,她和兩位姐姐不能同時外出,其中一人須留在家中。

廖女士表示,過往患認知障礙症的姐姐,可到社區中心參與活動,自己作為照顧者,感覺較輕鬆,不用長期「單對單」貼身照料。現在她與家人一同困在家裏,容易感到疲累,每當確診個案宗數多,更會精神緊張。她指,社區中心每月最少一次的電話慰問,有助放鬆長者壓力,她亦會透過中心Zoom教學做運動。

本身常當義工的廖女士在家中照顧同住、有認知障礙症的姐姐,情緒變得煩躁鬱悶。(陳家怡攝)

慈雲山及鑽石山綜合家居照顧服務督導主任吳慧欣表示,家居照顧服務隊目前仍有向鑽石山、慈雲山、西貢和將軍澳四區共512人,提供膳食等緊急服務,近六成人年屆80歲,獨居長者佔五成多,約一成半是雙老家庭。吳指,獨居長者沒法外出飲茶,除影響精神健康,身體狀況也轉差,認知和自理能力下降,社區對相關服務需求有所增加。

明愛安老服務高級督導主任崔允然指,有市民擔心上門探訪年老父母會令長者感染,建議社區組織和鄰舍發揮守望相助精神。崔又建議,可利用科技令長者在疫情下嘗試新生活模式,例如網上直播學習做運動,呼籲政府加強支援長者和社福機構。

明愛東頭長者督導主任周偉基擔心本身家庭關係疏離的長者會更加被邊緣化。(陳家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