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打工仔憂失業 後生危機感更高 1類人易遇職場PUA 學3招應對

74%打工仔憂失業 後生危機感更高 1類人易遇職場PUA 學3招應對
撰文:裴英才
出版:更新:

求職招聘平台Jobsdb by SEEK於5月15日公布《2025年薪酬調查報告》,指出打工仔平均薪酬加幅連跌兩年至2.2%,獲加薪受訪者比例亦按年減少7個百分點至52%。報告指,面對經濟環境變化,47%受訪者對就業前景表示悲觀,另有高達74%人表示過去1年內曾擔心失業,反映打工仔職場危機感增加。

調查亦顯示,高達九成打工仔有不同程度的「工作依附」情況,即工作及生活界線模糊,甚至會將工作凌駕於個人生活之上,亦有較高比例的年輕打工仔反映正面對利用私人關係或情感操控來施壓的「職場PUA」情況,而這亦是破壞工作和生活邊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Jobsdb by SEEK香港區總經理李政勳表示,今年打工仔在轉工方面態度更趨審慎,部份人選擇短期內以靜制動,但他亦建議打工仔應密切留意就業市場資訊及行業趨勢,繼續提升自身技能及行業知識。他也提議打工仔可以3招增加轉工靈活度及成功率,並提出化解職場PUA方法。

47%受訪者對就業前景感悲觀 74%打工仔在過去1年曾擔心失業

Jobsdb今年首季委託獨立調查機構,透過網上問卷訪問2,755名打工仔。結果顯示,對就業前景感到悲觀的人數比例明顯上升,由去年的36%,上升11個百分點至今年的47%。多數打工仔傾向穩守現職,僅24%人表示有計劃於未來三個月轉工,表示「出現更好機會將考慮跳槽」打工仔則按年跌2個百分點至45%。

Jobsdb今年首季委託獨立調查機構,透過網上問卷訪問2,755名打工仔。結果顯示,對就業前景感到悲觀的人數比例明顯上升,由去年的36%,上升11個百分點至今年的47%。(資料圖片)

調查亦發現,有74%打工仔在過去12個月內曾擔心失業,其中「香港經濟放緩」(47%)、「地區或環球經濟放緩」(31%)及「從事行業不景氣」(26%)為3大主要因素。而「職場新鮮人」似乎更有危機感,調查中有高達82%擁有兩年或以下工作年資的打工仔擔心失業,人數比例較其他年資的受訪者為高。

打工仔選擇短期內以靜制動 仍可以3招增加轉工靈活度

李政勳表示:「外圍經濟不明朗,打工仔在轉工方面的態度亦更趨審慎。然而,即使選擇短期內以靜制動,打工仔都應密切留意就業市場資訊及行業趨勢,例如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可能加速行業轉型,繼續提升自身技能及行業知識,並為長遠職涯發展作好準備。同時,我們建議有意轉工的打工仔除要為面試做好準備外,不妨積極發掘自身的可轉移技能,考慮轉投人才需求較高的工種或行業,將有助提高轉工成功率。」

李政勳表示,打工仔即使選擇短期內以靜制動,也可密切留意就業市場資訊及行業趨勢,例如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可能加速行業轉型,繼續提升自身技能及行業知識,並為長遠職涯發展作好準備。(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而對於仍希望積極尋求轉工或升職機會的就業人士,他建議求職者可積極發掘自身的可轉移技能,以擴闊職涯可能性,並引述調查結果指出,有27%去年成功轉工的打工仔認為,「轉到一個對其技能有高度需求的職位或行業」是成功轉工的關鍵因素之一,故此建議求職者可以先釐清個人職涯方向,並積極發掘自己具備的可轉移技能(如數據分析、項目管理、跨部門溝通等),再考慮是否可應用於其他行業或職能,以增加轉工靈活度及成功率。

難為工作生活定分界 九成打工仔現「工作依附」情況

今年調查新增有關工作依附的研究範疇,發現有91%打工仔有不同程度的工作依附情況,亦即優先考慮工作而非個人生活。有51%打工仔表示難以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設立界線,主要原因包括因「工作量多、隨時候命及加班」、「放工後持續回覆電郵或訊息」及「僱主期望工作時間不清晰、志願工作與私人時間重疊」等。

與此同時,超過三成35歲或以下的打工仔認為,職場內面對上司或同事之間利用私人關係或情感操控來施壓的職場PUA,亦是破壞工作和個人生活邊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李政勳鼓勵僱主正視工作依附情況,建立更清晰的工作界限,鼓勵員工在下班後真正休息。(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李政勳鼓勵僱主正視工作依附情況,建立更清晰的工作界限,鼓勵員工在下班後真正休息。僱主也要明確傳達工作期望和目標,並定期肯定員工的貢獻,讓員工感受到被重視,減少他們的疲憊感。至於打工仔亦應主動與上司溝通工作期望,在維持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要學會設定個人界線,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並透過持續學習與提升自我能力,為未來的發展做好部署,減少焦慮感。

38%受訪者考慮到內地大灣區尋找發展機會 3要素增成功率

報告亦發現,有65%打工仔選擇未來兩年內會留港發展,較去年增加4個百分點,連升兩年。然而,仍有35%人有考慮境外工作或已開始搜尋境外工作機會,其中,中國內地連續兩年躋身三甲位置,成為本地打工仔考慮境外發展的熱門目的地之一。

調查進一步顯示,38%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到內地大灣區尋找發展機會,主要原因包括「地理位置較接近香港」(58%)和「當地生活成本較合理、設施完善」(50%),這些因素對追求「Work-Life Balance」的求職者具備一定吸引力。

38%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到內地大灣區尋找發展機會,主要原因包括「地理位置較接近香港」(58%)和「當地生活成本較合理、設施完善」(50%),這些因素對追求「Work-Life Balance」的求職者具備一定吸引力。(資料圖片)

不過調查亦顯示,不少港人明白內地與香港在職場文化、管理模式和求職生態上存在一定差異,因此Jobsdb建議有意赴大灣區發展的求職者,在正式求職前,先了解各個城市的產業重點,審慎選擇合適自己的城市與行業;選擇合規且可信的求職平台,保障求職及申請流程安全性;了解當地勞工法規與制度差異,包括在試用期內的勞工保障條件、「五險一金」和基本醫療保險等,進一步保障自身權益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