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航母聯手進軍西太 突破第二島鏈 專家:1+1>2的戰略威懾

日本防衛省周二(6月10日)表示,過去3天在太平洋發現中國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號和遼寧號的活動。這是中國海軍遼寧艦和山東艦首次同時在西太平洋等海域開展訓練,引發國際關注。
內媒《澎湃新聞》採訪軍事專家進行解讀。軍事專家王雲飛認為,此次雙航母首次同時在西太平洋的亮相訓練,具有戰略意義,是中國海軍走向遠洋的必經之路。軍事專家張軍社評論指出,這會帶來「1+1>2」的效果。
6月10日,中國海軍新聞發言人王學猛海軍大校表示,日前,中國海軍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赴西太平洋等海域開展訓練,檢驗部隊遠海防衛和聯合作戰能力。這是根據年度計劃組織的例行性訓練,旨在不斷提高履行使命能力,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不針對特定國家和目標。
軍事專家王雲飛表示,雙航母協同作戰有很多協同方式,和單航母作戰不一樣,不能互相幹擾。未來,中國海軍還會經常進入西太平洋海域進行雙航母訓練或演習,這是形成整體協同作戰能力必須的訓練。
此次訓練中,遼寧艦和山東艦並非同時進入西太平洋。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消息,遼寧艦編隊於5月27日經沖繩本島與宮古島間海域進入太平洋,並在宮古島東南約190公里海域進行艦載機起降訓練。編隊包括055型驅逐艦南昌艦、無錫艦,052D型驅逐艦齊齊哈爾艦、唐山艦和太原艦,以及054A型護衛艦煙台艦和901型補給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出「高波」號、「海霧」號戰艦及P-3C反潛巡邏機監視,航空自衛隊亦緊急升空戰鬥機應對。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大校回應稱,遼寧艦訓練「不針對特定國家和目標」,是日方「反應過度」。
6月7日,山東艦編隊現身宮古島東南約550公里海域,護航艦艇包括055型驅逐艦遵義艦、054A型護衛艦運城艦和衡水艦,以及補給艦微山湖艦。
王雲飛認為,這是遼寧艦、山東艦首次同時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訓練,具有戰略意義。他分析指,「我國台灣島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是中國重點防御的方向」,此前未在該區域進行雙航母訓練,但這是中國海軍的一個必訓科目,因該區域未來可能發生軍事沖突,必須進行雙航母的遠航訓練。
他進一步解釋,「我們未來面臨的對手是比較覆雜的,具有島鏈上面的基地,也有從那個方向過來的航母。所以一艘航母單獨出去,會面臨著孤軍奮戰的局面,需要雙航母甚至三航母。」
軍事專家張軍社此前亦指出,雙航母演練並非兩艘航母將兩個航母編隊簡單整合,編隊如何配置?兩艘航母如何協同作戰?如何避免電子相互幹擾等,涉及方方面面,更為複雜,「效果也不是1+1=2,而是能獲得1+1>2的效果」。
遼寧艦編隊此次「深入大洋」引發關注。日本共同社稱,遼寧艦6月7日至8日航行至南鳥島近海,這是中國航母「首次進入該海域」。彭博社指,南鳥島位於東京東南約1800公里,遼寧艦可能已越過「第二島鏈」。路透社則評價,這證明中國海軍的遠洋活動能力正在不斷增強。
對此,王雲飛認為,隨著中國海軍走向大洋,航母編隊穿過所謂第二島鏈進入更深的大洋「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需通過遠洋訓練熟悉海域環境、錘煉官兵遠洋作戰能力。
張軍社則批評,日本渲染遼寧艦動態是「冷戰思維」作祟,所謂「島鏈」概念已不合時宜。他強調,中國海軍活動「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日方炒作意在渲染「中國軍事威脅論」。中國海軍航母正常的遠航訓練,在公海展開訓練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而遼寧艦編隊此次抵達的航跡是最遠的一次,背後體系功不可沒,航母編隊作戰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