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租場會否改為抽籤打擊「炒場黨」?政府:用家傾向先到先得

康文署預訂康體服務的系統「SmartPLAY」2023年啟用後,「炒場」現象仍然頻現,有市民難以租用場地。選委界立法會議員簡慧敏今日(18日)質詢政府會否以抽籤代替「先到先得」的方式去分配場地,打擊「炒場」行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回應說抽籤雖然公平,但要申請者提前規劃時間,還要留意結果,實質上與「先到先得」相比各有利弊,綜合考慮市民意見後,只有草地足球場可通過抽籤方式租用。

政府:大多數用家傾向「先到先得」
政府在會上公布,「SmartPLAY」啟用至今年5月,康文署已進行逾89萬次抽樣巡查,當中超過1.3萬名租用人因違規而受到懲處,90日內不能預訂康文署的收費康體設施。而從2023年11月至今年5月期間,署方共接獲435宗與「炒場」相關的投訴,調查後懲處50宗違規個案。
簡慧敏其後追問,有市民反映若不透過「炒場」中介租場,無法預訂繁忙時段的場地,最近康文署為慶祝七一回歸,開放多個項目讓市民抽籤免費使用,詢問當局會否廣泛應用抽籤,防範「炒場」中介不當牟利。
劉震重申現時系統採用「先到先得」,是參考絕大多數用家的意見,舉例2022年和2024年做過調查,結果顯示抽籤更合適。
用機械人外掛程式「炒場」 議員籲堵塞漏洞
民建聯林琳表示,很多人使用外掛機器人程式在「SmartPLAY」排隊「炒場」,關注當局有否堵塞技術漏洞。
劉震回應指,曾在今年初系統的繁忙時段,攔截逾500萬個懷疑程式登入的請求,同時康文署和承辦商亦不時檢討、更新系統。他呼籲市民不要向炒場中介購買代訂服務,因有機會買到虛假服務,最終取不到場地,亦可能洩露個人資料。
「SmartPLAY」每年開支約5600萬元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霍啟剛關注用外掛程式「搶飛」,他指現時有程式可以破解真人測試,舉例今晨7點登入「SmartPLAY」時有1萬多人排隊,不到十分鐘就清零,顯然大部分是外掛程式。他續指科技更新換代快,每年維護費用有六千多萬元,詢問當局會否預留資源提升系統。
劉震稱,新系統每年總營運開支預計約5600萬元,費用包括硬件和軟件維修、日常支援、服務提升,有需要可以動用部門資源,更新系統以應付最新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