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航運物流金融結合 創造灣區經濟優勢

來稿作者:袁尚文、于承忠、戴智康
在全球貿易日益增長的背景下,航運物流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提升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和軟實力。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經濟的核心增長之一,如何充分運用航運物流金融的結合來創造區域優勢,將直接影響未來經濟發展。
其實,航運物流與金融的結合,從資金流動、風險管理到供應鏈效率,都對經濟發展有深遠影響。透過供應鏈金融工具,如信用貸款與融資擔保,企業能更順利運作跨境貿易,提高資金週轉率。不同金融產品如保險和對沖基金可減少航運和物流領域的不確定性,提升貿易安全性。而且,高效的航運金融模式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貨物流通效率,為企業提供更穩定和周全的經營環境。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航運物流金融結合提供了巨大商機和發展潛力。數字化供應鏈金融系統,利用區塊鏈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貿易透明度與資金流動效率,促進中小企業融資。隨着跨境電商規模擴大,航運物流與金融結合成為企業提升效率的必需工具。再者,綠色航運和可持續金融,實現碳中和政策推動環保航運,綠色金融可助力企業降低環境影響,同時吸引國際投資。
大灣區方面,香港和南沙作為大灣區的重要港口和金融中心,各自發展出獨特的航運物流金融模式。香港擁有成熟的航運融資體系,如航運貸款、保險與金融衍生品,支持航運企業發展。而南沙自由貿易港區積極發展智慧港口與航運金融,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提高物流通關效率,並提供跨境融資服務。
最近,內地政府推出「南沙金融30條」,其中包括發展航運金融業務,支持船舶租賃、航運保險、期貨交易等,促進南沙成為國際航運物流樞紐。
為充分發揮航運物流金融結合的經濟優勢,以下策略值得積極推動,包括採用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優化物流管理與金融服務,提高透明度與安全性。
深化區域合作,建立香港、南沙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統一標準,促進航運與金融融合發展。鼓勵政府與企業投資綠色航運技術,發展低碳供應鏈金融模式,推動可持續發展。
隨着全球供應鏈的不斷升級,航運物流金融的結合將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球貿易提供新發展機遇。香港與南沙在航運金融領域的優勢使其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未來有望在國際市場發揮更大影響力,做大做強,鞏固經濟動力。
作者袁尚文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高級講師及組合課程統籌,于承忠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客席講師,戴智康是香港理工大學國際航運及物流管理理學碩士。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