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點論政|對話代表門敞開 香港勝在走位靈活

仲點論政|對話代表門敞開 香港勝在走位靈活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劉仲恒

在國際上,如果兩個國家關係極差,他們很可能已經處於交戰狀態,看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以色列和伊朗、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便知。在目前這百年未見的大變局裡,中美關係很具影響力,但中美關係並不要看成一面倒的差,中美非但沒有開戰,而且在最高層面的溝通是存在的。

為了解決貿易爭端,中美雙方的代表在日內瓦見過面。其後,中國國家主席和美國總統更直接通了電話。這次最高層次通話的重要性不可低估,此舉不僅鞏固了中美在日內瓦進行對話後的政治形勢,也為兩國關係重回正軌創造了重要機遇。在通話中,習近平主席以「重新調校中美關係這艘巨輪的方向」為比喻,認為當前兩國關係面臨的核心任務,是雙方要把好舵和認準航向,排除各種干擾,以確保中美關係順利前行。

顯而易見,中美關係的對話之門是敞開著的。國家關係跟人際關係一樣,有溝通就永遠有希望,閉上門戶完全切斷所有聯繫才是最可怕的。這次中美最高級別的戰略溝通,非但及時和必要,而且具有深遠意義,就是雙方願意採取理性對話這個途徑,去協商以求解決分歧,向著共同維護經貿關係穩定這個終極目標走去。

我們不是「騎牆派」,但筆者必須指出的是,無論中美關係是冷是熱,其實香港都能從中得益。中美關係好的時候,這個道理不難明白。香港是個開放性的經濟體,當整體貿易環境好的時候,香港必然得益。但即使中美關係轉差,香港也有機遇。由於無可替代的地理優勢,香港仍然是中國和世界之間重要而獨特的門戶。我們的普通法體系、國際化背景和人才庫等特徵,對中國在全球方面的參與和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緣政治緊張和美國政策的轉變,反而讓更多企業來到香港上市。今年上半年,香港通過IPO募集的資金就高達1071億港元,是去年同期的七倍。今年上半年的融資額已經超過2024年全年的融資額,進一步鞏固了香港全球領先融資中心的地位。光是這一例子,已可見即使中美關係緊張,也不代表香港就沒有希望了。

自19世紀中葉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以來,香港實際上就成為了中國跟世界在資本、思想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門戶。回顧我們的歷史,香港經歷過不少地緣政治的變遷和震盪。從冷戰和韓戰時對內地的禁運,到1997年和2008年的兩次重大金融危機,香港每次都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非但沒有在逆境中一倒不起,反而一直以來屹立不倒。

所以,看問題時不要被過分悲觀的情緒蒙蔽。在國際關係的層面裡,中美關係變差並不就代表前途暗淡,機遇總是會有的。

作者劉仲恒是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團結香港基金顧問、香港全球專業青年倡議行動創始召集人。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