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悲歌】考90分憂被踢出精英班 治療師撰文心痛學童患焦慮症

撰文:陳嘉欣
出版:更新:

名校精英化,學生成績未達95分,恐跌出精英班。
近日,有兒童行為治療師在網上撰文,記述一名6歲就讀名校的女童,被老師指責考試只有90分,擔心精英班地位不保,焦慮症隨即爆發,長期無法上課,情況令人心酸。
《香港01》訪問該治療師,他建議家長,子女有困難時,盡量陪他們一起面對,忌輕言「好簡單咋嘛」。

有兒童情緒治療師發現,學生不懂面對失敗,負面情緒積聚,終導致焦慮症爆發。(資料圖片)

政府提倡「求學不是求分數」,現實世界卻背道而馳。兒童行為情緒治療師葉偉麟最近在facebook專頁撰文,分享小一生求助個案。文章指,該女童成績優異,順利升讀名校,但早前她在考試獲90分,被老師指責為退步,於是她連小息都不敢玩樂,終日埋頭苦讀,後來更拒絕上學,家長無力勸喻,只好帶她接受行為治療。

葉說,女童接受遊戲治療時,刻意避開接觸與學校有關的東西,例如玩具校巴。他又嘗試向女童展示他的「論盡畫功」,例如油顏色「過晒界」,女童看不過眼質疑他:「乜你咁大個人,都整到歪晒架?」二人互相恥笑下,慢慢變得熟絡。

其實犯錯 (Making a mistake) 並不恐怖。如何處理犯錯(Deal with mistake ) 才是孩子要學習的東西。
葉偉麟
該女童最終放下內心恐懼,敢於接觸與學校有關的校巴玩具,並為其維修,不久她亦收拾心情上學去。(葉偉麟兒童行為情緒治療師facebook)

經過為期兩個月治療,女童的情緒慢慢好轉,她敢於接觸玩具校巴,甚至指出校巴門損壞,主動取出膠紙為其「包紥」。而她對學校的恐懼亦逐步放下,兩星期前終於復課。學生的經歷,感動了不少網民,甚至感慨大人值得一看:「重點是 deal with mistake!唔需要零錯誤,唔需要追求完美。」

她(女童)的價值觀不再投放在別人的認同上,而是專注於自己的內在能力發揮。
葉偉麟

名校軍訓式教學 女童恐精英班地位不保

《香港01》訪問葉偉麟,他向記者詳談個案中的女童。女童就讀港島區名校,去年升上小一,並成功考入精英班。無奈學校推行「軍訓式教學」,每周總有小測。據悉,該校規定,學生成績未達95分,有機會被調離精英班,老師或會召見家長。偏偏女童開學不久,英文小測僅得90分,她擔心自己的成績令父母失望。因此,焦慮症癥狀逐步浮現,她聲稱肚痛、頭暈,最後演變成曠課。

「小朋友會覺得,老師成日鬧佢、針對佢。」葉說,老師曾向女童提及成績,並言以她現時的成績繼續下去,「將來唔得㗎喇!」每一句,似是向她「sell fear」。而細問家長,才知道她為女童安排一星期密集式補習及興趣班,他形容「忙到飛起」。

家長陪子女面對失敗 嘗試做輸家

葉留意到,女童是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要求甚高,例如顏色筆必須要整齊刨好,才動手畫。於是,他們玩飛鏢、畫畫,葉都會刻意做輸家說:「我都覺得好難呀!」,讓女童重拾自信:「唔係吓吓都要輸,而是要話畀佢知,You are not alone!」

據葉偉麟指,該女童被家長安排每日馬不停蹄參加興趣班及補習。(資料圖片)
周圍都有細菌,只好教學生練好自己嘅抗逆力!
葉偉麟

作為治療師,葉接觸的求助個案,不少是名校生患焦慮症,每次了解學生的經歷,都感到心痛,一方面來自教育制度,而另一方面就是家教環境影響。問到幫學生轉校能否解決問題,他無奈言:「周圍都有細菌,只好教學生練好自己嘅抗逆力!」

家長育兒須知:

與子女玩遊戲、解決問題時,應說「我覺得好難呀」,不應說「好簡單咋嘛」。
有難題時,讓子女自行想出辦法。
在子女面前,不宜每次遊戲都贏得漂亮,嘗試讓他們有贏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
每周騰出時間,讓子女有選擇權玩樂,活動由小朋友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