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解碼】豬生腸不是腸 阿豬媽獨有

撰文:王雅雋 黃美云
出版:更新:

炸大腸、豬生腸,名字差不多,都是表層橙紅色,內層白色,本以為兩者同宗同脈,但原來前者是真正豬大腸,後者則美其名生腸,實為豬「生仔那條腸」,即子宮。吃了多年豬子宮,今天才知道真相,實在愧對豬媽。

圖:加菲   字體:蔡俊業

豬生腸甚少成為上碟主菜,最常出沒街邊小食檔。然而鳳城酒家卻獨具慧眼,自從1984年太子店開張之日起,就將其列為招牌前菜。至今每天都有幾十碟的例牌銷量,可見捧場客眾。街頭的豬生腸,不過粗如筷子,一啖好幾塊,牙齒和舌頭還遊刃有餘,是名副其實的小吃。而鳳城酒家的豬生腸,叫價$200一碟,自然大有乾坤。看它又粗又滑嫩,不擅長用筷子的人,要小心生腸從筷子偷溜。

尚未上色的豬生腸(左)。 添加橙黃色素的豬生腸更爽口。( 潘思穎攝)

500斤重巴西豬 一副生腸5斤重

鳳城酒家燒味部華哥。(潘思穎攝)

夾起一塊放入嘴嚼,馬上明白這道菜為何如此受歡迎,口感煙韌耐咀嚼,而又沒有豬大腸的肥膩,嘴角滲出八角桂皮的香甜鹵水味,簡直回味無窮。鳳城酒家燒味部的師傅華哥說,他們選用的是重400至500斤的巴西豬的生腸,每副足有五斤以上。據說早在八十年,香港人就已經遠赴巴西找來貨源,在此不得不佩服廣東人對吃的想像力。

巴西豬比大陸豬大一倍

(潘思穎攝)

巴西豬比大陸豬的體型大一倍,難怪鳳城的生腸比街頭小吃的尺碼也至少大一倍。每條豬生腸拉長有近50厘米,將一條還未滷的豬生腸捧上手,細看其雪白柔嫩、皮光肉滑的模樣,說不上食慾大增,心下倒是深感驚奇。再看另一條經過鹼水醃製、汆水10小時、再浸白滷水半小時,輕度上色半小時----如此重重工夫之下,切件上碟,碟上的豬生腸才覺更易親近了。這樣做出來的生腸,與街頭小吃的分別是,其豐滿的口感和味道大幅提升,教人欲罷不能。

鳳城酒家(太子店)豬生腸 $200。( 潘思穎攝)

鳳城酒家

地址:旺角彌敦道749號1至2樓

電話:2381 5261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上午 6時至晚上11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