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爭取組建西方以外支持聯盟 分析指中國角色關鍵

烏克蘭爭取組建西方以外支持聯盟 分析指中國角色關鍵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烏克蘭期待8月5至6日在沙特吉達(Jeddah)舉行的和平會議上,為其提出的和平藍圖取得支持,近40個國家將參與,但中國是否出席仍是疑問。路透社引述西方官員分析,中國對俄烏和平談判起關鍵作用。

路透社引述烏克蘭和多國官員消息,目前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沒有直接談判的前景,因為戰爭仍在繼續。官員們表示,預計吉達的會議不會涉及俄羅斯。

烏克蘭的目標首先是通過與印度、巴西、南非和土耳其等南方國家接觸,在西方支持者核心群體之外,建立一個更大的外交支持聯盟,重點是支持烏方提出「10點和平方案」。

但西方官員承認,如果沒有中國,這一倡議對莫斯科施加的壓力布限。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盟委員會高層官員表示:「至關重要的是,不僅是印度、巴西和其他主要合作夥伴,中國也要坐在談判桌前,才能真正討論和平。」

不過,相關官員們週四(3日)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中方會派員親自出席,又或通過視頻會議參加會談。中國曾受邀參加6月下旬在丹麥舉行的上輪會議,但沒有出席。

美俄閉門磋商 中國是被算計了? 還在坐等「上台」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在俄烏戰爭即將三周年之際,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俄羅斯與美國派出高官代表團展開深度對話。毫無疑問,此次會談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俄在外交層面最為重要的一次接觸。美俄談判過程持續四個多小時。這個會晤的結果基本上是「吊打」澤連斯基,同時讓歐洲如坐針氈。也有輿論指出「似乎也沒中國什麼事」。

更有一些聲音說,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為其在全球霸權地位的最大挑戰者,在當前國際格局中,中俄戰略合作關係緊密,成為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重要阻礙。美國試圖通過與俄羅斯和談,打破中俄之間日益緊密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更甚者也有認為會有針對中國的暗中交易。美俄在一些涉及中國的國際問題上,可能會達成秘密協議。

相信在輿論方面,美國媒體很可能會大肆渲染美俄和談的積極意義,同時散布言論,暗示俄羅斯為了自身利益將放棄與中國的合作,企圖在中俄兩國之間製造信任危機。但實際上,並不會真的發生。

從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到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俄羅斯經歷的每一次危機,都一次次驗證了中俄的戰略互信。果然,2月20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就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期間會見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相信拉夫羅夫一定將俄美會晤的詳細情況同王毅做一個溝通。

2025年2月20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外長峰會期間,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晤。(Reuters)

目前,美俄雙方第一次接觸對話中透露出來的消息來看,顯然有「瓜分」烏克蘭利益的嫌疑。在利益面前,不少聲音認為,中國似乎根本就插不上手,而美俄也似乎不想讓中國插手。但似乎並不是如此,只不過中國在「鴨子劃水」。

實際上,中國在特朗普就職的時候,已經開始着手準備介入了。當時中方在與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Celso Amorim)通電話時雙方就一致認為:我們要抓住時機,進一步發揮好「和平之友」小組作用。而這個「和平之友」也就是中國與巴西等國在聯合國框架下建立的推動烏克蘭和平進程的合作組織,並且還聯合推出了「和平倡議和路線圖」。

在此次慕安會上,中方又與阿莫林進行了會晤,雙方再一次充分肯定「和平之友」小組工作,將繼續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在幕安會期間,中方也分別同烏克蘭外長和歐洲主要大國和歐盟領導人就烏克蘭問題進行了溝通。

2025年2月15日,中國外長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見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Celso Amorim)。 (新華社)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被問及中國將會發揮怎樣作用的時候所表示的,事實上,對於世界上任何的爭端和衝突,中方一貫都主張對話協商,政治解決。在俄烏衝突問題上,我們的立場也是一貫的,中方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但我們沒有隔岸觀火,更沒有藉機牟利。

可見,雖然不是當事方和製造者,但中國不會隔岸觀火,也就是肯定不會坐視或默認。只是如何介入?何時介入?這就首先得看美俄磋商談判的結果或意向。

事實上,此前特朗普也一再強調中國會起到關鍵作用。西媒轉引消息人士稱:中國協助俄羅斯結束俄烏衝突的一部分內容是,中國向烏克蘭派出維和人員,充當「擔保人」。換言之,中國派軍維和,就是打消俄羅斯的某種顧慮。英國雜誌《經濟學人》前不久也報道說,美方曾向歐洲提議,俄烏和談之後,單靠歐洲無法阻止俄羅斯,可以讓中國和巴西的維和部隊參與,直接部署到停火線,充當一個「緩衝區」。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k,左)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將於下周先後訪問華盛頓,就俄烏戰爭問題與美方商討。(Reuters)

據說這個想法最開始是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提出的。他說,如果俄羅斯再次出手,他們(歐洲)難以抵擋。但若換成中國、巴西等國軍人,俄軍將有所顧慮,烏克蘭的和平將更有保證。特朗普在接見印度總理莫迪的新聞發布會上也公開表示:「我覺得中國特別關鍵,他們有可能幫咱們解決俄烏衝突。」

這一切都表明,中國不會接受被邊緣化,而美俄也未必一定要邊緣化中國。只是中國需要找準時機介入,而美俄也是在關鍵時候需要中國出手,目前最重要的是美俄總統會晤談的如何。

如果做更長遠的一些「構想」,特朗普要的是停止戰爭,是以美俄關係正常化或建立新的平衡關係為誘餌,相信俄羅斯肯定會做出一定的讓步。停火之後就必須要有第三方派兵進入維和了。特朗普也聲明不會派一兵一卒,雖然說他歡迎歐洲派兵,可沒有美國這個靠山又不能以北約的名義。俄也肯定不會同意歐洲派兵進駐。

如果是這樣,那中國還真就是一個最佳的選擇了,且不論中國是否願意派兵介入,此時的中國可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平衡器了。到最後的關鍵時刻,美俄歐烏四方恐怕都會歡迎中國介入,那時中國自然也就坐到主桌之上了。總之,中國不是上不了桌,也不是不想上桌,而是「功成不必在我」。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