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自力更生顯悖論 101項軍購禁令考驗印度國防底線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進入8月中旬後,《今日印度》公布了每年一度的「國民情緒」(Mood of the Nation)調查結果。根據這份在印度城市居民中頗具影響力的民調,莫迪(Narendra Modi)當局尤其是莫迪本人的支持率已達到了罕見的高度。44%的受訪者認為莫迪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領袖,66%的受訪者認為莫迪是印度當下最合適的領袖。

在一片山呼海嘯,言聽計從之下,莫迪在2020年5月12日宣布冠狀病毒大流行相關的一攬子經濟計劃時提出的「印度自力更生」(atmanirbhar bharat)方案也得到了軍方的追捧。儘管印度高層多次解釋過,該方案並非「排斥進口」,只是為了提振經濟,但印度軍方此後的做法還是讓外界認定此舉或已與「進口禁令」相綁定。

+5

8月9日,印度防長辛格(Rajnath Singh)即宣布將「從即日起到未來四年間」停止進口包括火炮、突擊步槍、護衛艦、聲納系統、運輸機、輕型直升機、雷達、越冬被服、山地裝備在內的101項軍購項目,並逐漸實施裝備的「國產化」。這一口號很快讓印度民眾歡欣鼓舞,並讓負責採購的印度軍方人士大為頭疼。

印度國防部的這一建議是合理的,他要求彈藥和武器裝備的本地化與國產化,並儘量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也是符合印度國防現實需要的:譬如在2020年1月時,印度陸軍完成的總額3千億印度盧比(約合307億港元)的彈藥採購計劃就不能馬上應用在當年6月的加勒萬河谷對峙等相關風波中。

印度陸軍對步兵輕武器的迫切需求至今也未能從海外採購中得到有效滿足。印度國防部與俄羅斯在20世紀90年代後的坦克交易,甚至直接扼殺了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的高原用輕型戰車研發計劃,未能適切滿足印軍的特別需要。

因此,在印度國防部內部人士和軍界人士眼中,這一策略會改變印度自2017年「軍改」之後的生態,有效推進部分項目的國產化程度。譬如印度國有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就無法繼續藉推進俄、印軍售,通過引進伊爾-114型運輸機,阻撓並干擾印度國內塔塔工業購買空中巴士(Airbus)公司知識產權,自產C-295輕型運輸機的計劃。

但總的來說,印度的國防工業仍然缺少相當的基礎。印度著名軍事觀察家貝迪(Rahul Bedi)及印度國防部前財務顧問考希什(Amit Cowshish)都指出,印度的本地製造業與軍事及國防工業之間存在相當的脱節。印方雖然坐擁亞洲第二大,下轄41家工廠的軍工研究機構DRDO,但其研發生產效率低下,機構之間勾心鬥角,國營企業與私營企業派系林立,導致其產能低下,至今仍不能滿足印軍的實際需求。

雖然印度在核武器、中程彈道導彈及宇宙探索等領域有部分突出成果,但它們之間彼此孤立,沒有形成相關產業鏈條。這使得印度從2014年至2019年間一直以世界第二大軍火進口國著稱,並在2020年以全球武器進口總量的9.2%問鼎冠軍。

相對於其一枝獨秀的核工業和航天研發領域,印度的其他產業根本無法與之配套。(路透社)

此外,莫迪及辛格倉促在「印度自力更生」口號下推出的方案相對於印方此前的長期規劃,也呈現了大規模的縮水。

事實上,印度軍方已經不止一次要求軍備「自力更生」了。根據印度軍方在2013年制定、2018年確立、決定「2029年以前印軍對軍事技術和能力需求」的《2018技術展望及能力路線圖》(TPCR-2018),印方已明確列舉了221項涵蓋印度陸海空三軍的防禦能力需求,列出了一份總額約在1,000億美元上下的採購倡議清單,要求當時的莫迪當局儘快實現軍備自給自足的能力,並盡量在可能的範圍內通過採購、競標、代工生產(OEM)等方式儘快填補印方暫時不能生產的常規潛艇、核潛艇、航空電子設備、發動機、輕武器等設備的空缺。相比之下,辛格在2020年8月拿出的新一輪「印度自力更生」的採購倡議清單就只有530億美元。

再者,印方的「自力更生」也相當於對國外軍工企業的禁令,這一「停止進口」的行政命令以及101類軍需服務的清單已經等於向歐美等國的軍工企業開出了「負面清單」。

這一倉促的聲明讓為印軍代工生產裝備的外國企業感到不安,因為印度國防部已經在聲明中明確宣布,稱這101項軍需物資相關的設計、研發與生產將交予DRDO,「以滿足印方要求」。在印度軍工企業暫無能力自研潛艇、魚雷、導彈、設計平台等裝備之際,新德里2019年斥資65億美元,委託荷蘭代工的6艘潛艇的命運就有可能面臨不穩。

當然,考慮到印軍基於官僚主義而來的慣性,以及印方在拉達克前線熱點地區仍有越冬物資的現貨需求,新德里想必也不會馬上在短期內執行這一大刀闊斧的計劃。現實表明,無論是莫迪自己還是其政治、軍方盟友們都很清楚,印度軍工要想真正實現完全自主的「印度製造」,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在此期間,新德里所能做的事情也就因此變得甚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