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異想】香港曾擬建維港跨海大橋 海底隧道如何「打贏」?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小學常識書已讓我們熟讀:香港島與九龍,相隔一個水深港闊的維多利亞海港。
大概不少港人也曾想過,為何我們不建一條橋樑跨過維港呢?我們這想法並不孤單,原來上個世紀,港英政府和商家在不同年代均提出過興建跨海大橋渡港的想法,為何最終總沒有成事?

汽車渡輪曾是駕駛者過海的唯一方法,排隊過海的車龍可從中環統一碼頭排至上環港澳碼頭。(油麻地小輪提供)

20世紀初已有建橋想法 用汽車渡輪為減開支

據政府檔案處資料,香港早於1902年便有船政官提出興建一道連接香港島以及九龍的跨海橋樑。1924年,為應付日益增加的跨海交通需求,政府委任港口發展顧問工程師作出相關研究——《香港港口商業發展報告》提出發展汽車渡輪不需花費大量公帑,是解決跨海交通問題的最佳方案。其後,政府在1928年為汽車渡輪服務作公開招標。

1948年英國城市規劃師阿伯克比爵士(Sir Patrick Abercrombie)在《城市規劃初步報告》中提議興建隧道或橋樑讓車輛往返維港兩岸。1951年海港渡輪諮詢委員會建議政府考慮建設過海設施。政府接受委員會的建議,開始進行有關設施的可行性研究。

+1

維港跨海大橋初建議:兼容行人單車 較便宜而「領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的經濟日益蓬勃,而來往港島及九龍的交通漸漸供不應求。翻查報章,香港便是在1950年代開始有興建隧道或橋樑過海之「爭」。

1956年,與會德豐有關的夏利文置業公司向政府提交跨海大橋的詳細計劃,由摩理臣山道渡海達尖沙咀漆咸道,橋長約8,760呎,闊28.5呎,橋分兩層,均為單行線,兩邊其一為行人道,另一為電車及單車之通道,離水面170呎。大橋造價1億5,200萬,較興建海底隧道便宜900萬。

另有私人公司建議從堅尼地城建橋至深水埗,由薄扶林道、士美菲道、域多利道等三處進入,越過硫磺海峽達青州島,大橋跨過維多利亞港經昂船洲到達深水埗,估計長度達12,500呎。

相關的討論一直議而未決,亦乏政府財政支持,不過政府一度保留摩利山地皮作建橋之用。

與夏利文置業公司主席同為一人(報載為區博)的維多利亞城市發展有限公司,在1961年再提交海底隧道及跨海大橋的建議,兩者地點均在銅鑼灣避風塘與紅磡新填地,而該公司主席初時較傾向跨海大橋的方案,因為建造及維修成本較低——跨海大橋造價為2億3,600萬,而海底隧道則為2億8,300萬;預計跨海大橋14年可歸本,海底隧道則要16年。

當年若果決定興建跨海大橋,維港的面貌會怎樣?(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轉捩點:1963年 政府指橋樑或造成航行危險

不過,政府在1963年提出,橋樑附有400呎高塔,天氣惡劣時,將危及在港口上空迴旋的飛機(當時香港機場仍在啟德);在能見度低時,亦會增加降落的難度;政府又指,橋樑遇上颱風可能有危險、也會對港內船隻航行造成困難。政府最後接納興建海底隧道的方案。不過,政府並沒注資支持隧道興建,由維多利亞城市發展有限公司自行購地及集資。1969年4月海底隧道公司和勞埃德銀行在倫敦原則上達成協議。勞埃德銀行會提供剛好超過2億元的貸款去建造過海隧道。過海隧道最終於1972年落成並啟用。

今天的政府會撥數百億興建大型基建,與當年的政府大相徑庭。當年私人公司願意投資興建,某程度上是預見到隧道的實用性,知道一定會「回本」,不像今日政府用完900億興建高鐵,才跟市民說無法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