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墮樓】善心鄰居兩勸勿做傻事 內疚難阻悲劇﹕最蠢冇搵社工

撰文:楊婉婷 陳浩然 朱雅霜
出版:更新:

西營盤一對病重情侶今日雙雙墮樓亡,遺下智障長子及13歲幼子,原來,曾有善心鄰居兩度勸阻,可惜仍未能阻止悲劇發生。鄰居麥太指,潘先生女友疑腦部有事,過年前入院做手術後,便一直臥床不起,麥太眼見社會不斷有倫常慘案發生,兩度向潘開解稱﹕「你唔好諗住而家咁,就做傻事呀。放鬆啲啦,好多嘢會有轉變。」潘當時感謝其善意提醒,惜今日仍與愛侶自尋短見。麥太慨嘆未能阻止悲劇﹕「如果我有心,應該搵社工幫下佢。」她晚上偕丈夫落樓,為兩名死者進行路祭致哀。

兩死者先後由天台墮樓身亡。(陳浩然攝)
麥太遺憾未能阻止悲劇發生。(陳浩然攝)

據了解,73歲姓潘男死者身體多病痛,而50歲姓甘女朋友患末期癌症,潘曾向姓黃女街坊透露﹕「想安樂死」,最終今日中午兩人在天台墮樓死亡。據悉,潘的長子事後曾回到現場,當時身邊無人陪伴。今日(29日)晚上,與潘住同一層樓的麥太,偕丈夫一同為兩名死者進行路祭,盼兩人安息。

麥太指出,該對情侶與兩名兒子租住上址單位最少十年,兩人甚少與街坊攀談。兩人開店舖做生意,經濟應無困難,他們十分疼愛一對兒子,「湊住個大仔,好錫個大仔,湊佢落舖頭。」

女死者手術後臥床不起

直至近兩、三年,甘腦部有問題,並數度入院,過年前曾做手術,出院後身體急轉直下,臥床不起,甚少露面。本月中旬麥太經過潘家時,疑其鐵閘趟不開,甘在門口旁邊臥著,教幼子在門的趟位加潤滑油。

兩死者的寓所放滿雜物,環境凌亂。(陳浩然攝)

鄰居麥太主動關心 兩勸勿做傻事

一向是甘女士上天台晾曬衣物,自從過年後一病不起後,便改由潘負責。麥太稱,潘甚少向街坊打招呼,故她不時主動上前攀談,關心其情況,並常常在下雨天代潘收起衣物,漸漸打開潘的心扉,「有時講多幾句冇問題嘅,關心嘅說話。」今個月,潘曾兩度向她傾訴,因女朋友的病情而受困擾﹕「佢一個病,一嚟就嚟好多嘢嚟!壓住我,我都好辛苦好攰,又要顧舖頭。」麥太聞言感擔心,眼見社會上不時發生倫常慘案,遂開解稱﹕「你唔好諗住而家咁樣,就會做出啲傻事。放鬆啲啦,好多嘢都會轉變。你唔好帶住啲細路哥走呀。」潘回應稱﹕「好明白你講咩,好多謝你提醒我。」

可惜,兩人今日雙雙墮樓離世。麥太慨嘆,若她主動找社工幫助潘家,或可以阻止悲劇發生,「我唔識得搵社工嚟幫佢,我最蠢就係呢樣嘢,有心就應該搵社工幫下佢。」

鄰居麥太偕丈夫在現場燒衣拜祭。(陳浩然攝)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黃祐榮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面對死亡時,相信死者有很多考慮事物,或因感無法照顧子女及自身病痛萌生死意,但黃強調,「生命一定有自己的出路」,事主能正面樂觀固然好,但親友及政府亦可提供不少資源,協助走出困局。

與親友傾談紓壓 尋求社工協助

黃祐榮表示,事主可向親友傾訴不開心的事,壓力得以紓緩,情緒平復後,更能發現出路;社會上有不少資源協助解困,包括尋求社署或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支援。此外,亦可致電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他們提供為期6至8周的自殺危機介入服務,其後按情況進行轉介相關組織,或參與同路人或家屬小組活動,從中建立人際關係。是次悲劇男事主從事藝術工作,可以自身能力投入長者中心義工工作,重新建立或提升自我價值;若因年老及病痛,難以照顧智障兒,可求助非牟利組織。

死亡信號實為求助信號

黃祐榮強調,親友的角色非常重要,他提醒,事主的死亡信號,事實上是一種保護自己,想尋找幫助的信號,親友不要驚慌及逃避,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協助事主,與之傾談,不會批評其想法,並着事主了解尋死後子兒的情況可能更淒涼,並說服事主尋救社工協助。黃祐榮指,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提供親友自殺危機諮詢服務(專線:2319 1177),為親友提供諮詢及支援服務,指導如何說服事主放棄尋死及求助社工。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回應事件指,涉事家庭的大兒子是社署醫務社工的跟進個案。在此不幸事件發生後,社署醫務社工會聯同非政府機構營辦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社工接觸涉事家庭的家屬,並提供適切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