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衝突|中國戰機一戰封神 為什麼印軍敗得如此之慘?

巴基斯坦的殲10C一戰成名,以0:6的傲人戰績,一舉轟下六架印度戰機,創造了印巴空戰紀錄和中國戰機「KO」外國戰機的紀錄,成了名副其實的「打印機」。
被擊落的六架飛機,分別是三架陣風,由法國達索生產;一架蘇30和一架米格29,由俄羅斯生產;以及一架蒼鷺無人機,由以色列製造。
這幾種型號的飛機都是相關國家的主力戰機,國際軍火市場的熱銷貨,尤其陣風,屬於四代半機,為什麼一到戰場上,遇到代次更低且做了減法的殲-10C,如此不堪一擊呢?
技術層面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戰術思想和作戰系統存在代差懸殊。
現代空戰是系統作戰,超視距作戰,更注重戰場訊息獲取與即時傳輸共享,武器性能之外,電子戰以及數據鏈水平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預先決定了戰場態勢,早已過了原來戰機在空中狗斗的階段,這是現代空戰與以往空戰的最大差異。
依照這個標準,通過看雙方參戰的戰機情況,以及雙方交火的主要戰場所在,就能大致找出印軍失敗的原因。
根據巴基斯坦軍方通報和網上流傳的訊息,這場空戰,巴基斯坦方面共出動11架戰機,參與打擊的是7架出口型殲-10。其餘4架起牽制擾亂作用。印度方面總共出動14架戰機,其中兩架蘇30,兩架米格29,兩架米格21,8架陣風,還有無人機若干。
看到沒有?巴基斯坦出動戰鬥的是清一色的殲-10,「其餘四架起牽制擾亂作用」的戰機雖然沒有詳細說明飛機型號和具體怎麼「牽制擾亂」,但從巴基斯坦副總理說參戰飛機全部是中國製飛機且已經通報給中方合作夥伴看,大概率也應該是中國製飛機,所起「牽制擾亂作用」,有很大可能就是電子干擾和壓制功能。
那麼這樣以來,巴基斯坦的所有參戰飛機就能形成一個完整高效的戰場訊息獲取和即時傳輸決策閉環,是一個完整的戰鬥團隊在集體行動,有的打飛機,有的癱瘓印軍地面防空和戰機雷達等感知系統,各司其職,起到了11架飛機作戰效能大於11的效果,相當於在戰術上做了乘法。
而印度方面呢?看看它參戰飛機的國別和型號吧,至少包括進口自法、俄、以三個國家的五個型號的戰機。包括有人架勢飛機也包括無人機。把這些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型號、不同系統的飛機糾集在一起,別說系統作戰了,單單是共享戰場訊息,就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所以先不要說武器性能、飛機代差,從一開始,看雙方參戰的武器系統構成和從系統構成反映出的戰術思想,就已經先決定了戰場態勢。
第二是殲-10和PL-15的武器性能卓著。
因為印度方面沒有公布消息,我們不知道印軍飛機加掛的是什麼武器系統,在此不做技術分析。
根據巴方公布的訊息,巴方出動攻擊的戰機平台是殲-10C,武器系統是PL-15導彈。殲-10包括殲-10CE、殲-10CP和殲-10CS等不同衍生型號,它們的命名與定位主要區別如下:
殲-10CE:是殲-10C的出口型,「E」代表出口(Export)。它在部分機載分系統上有改進,以滿足國際市場客戶的需求。使用了國產FWS-10「太行」發動機的改進型,在推力和維護性等方面有進步。採用新型通用導發架,可提高通用保障性能。配備國產外貿薄型衍射式HUD。
殲-10CP:是專門為巴基斯坦定製的出口型號。搭載渦扇10B發動機,最大推力達14.5噸。裝備先進的電子戰吊艙,具備一定的雷達隱身能力。相比殲-10CE,可能有更多專為巴基斯坦設計的內容,目前關於其具體細節尚無官方詳細公布。
• 殲-10CS:是計劃中專供海外買家訓練的雙座教練型,是在殲-10S基礎上,隨着殲-10C生產線轉移而可能出現的衍生型號。作為教練機,其主要任務是飛行員培訓,在武器系統和一些作戰相關的配置上可能會有所簡化或調整,以適應教練機的功能需求,但具體變化還需根據實際型號確定。
巴基斯坦使用的是J-10CP與J-10CS,掛架與中國自用的不同,可以掛載更多的武器,有電子吊艙,可以實施電子干擾。搭載4枚PL-15E遠程空空導彈,射程140公里和兩2枚PL-10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後來也提供了PL-15,射程超過200公里。
PL-15是雙脈衝動力導彈,可以兩次點火,也就是在接近目標時可以再次點火追蹤目標,從而使得準確性大大提高。從7架攻擊戰機擊毀6架戰機看,PL-15的性能確實不錯。
第三是戰鬥人員素質。
在AI主導戰爭之前,再好的武器系統,都需要人來完成。人的因素,也是巴基斯坦取勝的關鍵。
巴基斯坦飛行員的素質一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訓練有素:巴空軍飛行員每年飛行時長比印度飛行員多30至40小時,其主力戰鬥機飛行員普遍擁有500至1800小時的飛行時長。並且巴空軍採用中西融合訓練體系,建有設施先進的現代化靶場,還常與英國、土耳其等北約成員國,以及中國開展聯演聯訓,訓練強度和實戰化程度高。
實戰經驗豐富:由於長期處於緊張對峙的戰備狀態,並頻繁參與打擊國內反政府武裝,巴空軍飛行員在訓練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能夠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迅速做出反應,發揮出戰機的最佳性能。據不完全統計,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以來,巴空軍先後擊落上百架敵機,而自身損失遠低於對手。空軍志願飛行員空戰多次擊落以色列戰鬥機。
後勤保障得力:巴空軍後勤保障能力較強,雖然融合了不少東西方裝備,但在精心維護和改造升級後,巴軍戰機每天緊急升空最多達6次,年均事故量僅為對手三分之一。這樣的高強度戰訓,進一步提升了巴飛行員的技戰術水平,他們大多具備晝夜出擊的全天候作戰能力。
綜上,無論在戰術思想還是作戰系統,亦或是武器性能,戰鬥人員素質上,巴方都不弱,再加上印軍可能存在傲慢自大心理,如此,焉能不敗?